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实验题 某同学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的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

(1)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时,下列使用方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
A.拿起弹簧测力计就进行测量读数
B.拉橡皮筋的拉力大小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C.测量前检查弹簧指针是否指在零刻线,用标准砝码检查示数正确后,再进行测量读数
D.应尽量避免弹簧、指针、拉杆与刻度板间的摩擦
(2)关于此实验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
A.同一次实验中,O点位置不允许变动
B.实验中,只需记录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和O点的位置
C.实验中,把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O点时,两个弹簧测力计之间的夹角必须取90°
D.实验中,要始终将其中一个弹簧测力计沿某一方向拉到最大量程,然后调节另一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和方向,把橡皮条另一端拉到O点
(3)图乙中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__________。
(4)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___。?
A. 理想实验法?
B. 等效替代法?
C. 逆向思维法?
D. 建立物理模型法
参考答案:(1)BCD?
(2)A?
(3)F′
(4)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简答题 关于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该实验中,合力与分力的概念是一种______的科学思想方法

(2)某同学完成该实验后得到的图形如图(b)所示,图上所画的四个力中,由一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得到的力是______.
参考答案:该实验中,两个力拉绳套和一个力拉绳套时,节点要到同一位置,即要求作用效果相同,故采用了“等效替代”的科学思想方法;本实验采用了“等效法”,F1与F2的合力的实际值测量值为一个弹簧拉绳套时的弹簧的弹力大小和方向,而理论值是通过平行四边形定则得到的值,理论值在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上,故一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得到的力是F.
故答案为:等效替代,F.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实验题 在“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
(1)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关系的实验中,以下操作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平衡摩擦力时,应将重物用细线通过定滑轮系在小车上
B.平衡摩擦力时,应将纸带连接在小车上并穿过打点计时器
C.每次改变小车的质量时,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D.实验时,应先放开小车,后接通电源
(2)为了更直观地反映物体的加速度
与物体质量m的关系,往往用
关系图象表示出来。如果
图象是通过坐标原点的一条直线,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BC
(2)物体的加速度
与物体质量m成正比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简答题 小船匀速横渡一条宽为d=300m的河流,当船头垂直河岸方向航行时,在出发后的10min时到达正对岸下游180m处,求
(1)水流的速度v1;
(2)船在静水中的速度v2;
(3)小船以最短距离到达对岸所需的时间.
参考答案:(1)当船头垂直河岸方向航行时,水速v1=s1t1=18010×60m/s=0.3?m/s?①
(2)当船头垂直河岸方向航行时,船速v2=s?2t1=30010×60m/s=0.5?m/s?②
(3)因为船速大于水速,小船渡河的最短距离等于河宽,此时小船的实际速度为
v=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如图所示,半圆柱体P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其左端有固定放置的竖直挡板MN,在P和MN之间放有一个光滑均匀的小圆柱体Q,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若用外力使MN保持竖直且缓慢向左移动,在Q落到地面以前,发现P始终保持静止,在此过程中( )

A.MN对Q的弹力逐渐增大
B.Q所受的合力逐渐减小
C.地面对P的摩擦力逐渐增大
D.地面对P的支持力逐渐减小
参考答案:AC
本题解析:先对Q受力分析,受重力、P对Q的支持力和MN对Q的支持力,如图:

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有:
,
,再对P、Q整体受力分析,受重力、地面支持力、MN挡板对其向左的支持力和地面对其向右的支持力,如图所示:

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有:
,
,故
MN保持竖直且缓慢地向右移动过程中,角
不断变大,故f变大,N不变,N1变大,N2变大,P、Q受到的合力为零,AC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A hero is nothing but a product of his time. 时势造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