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实验题 (10分)为了“探究动能改变与合外力做功”的关系,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A.第一步:把带有定滑轮的木板有滑轮的一端垫起,把质量为M的滑块通过细绳与质量为m的带夹重锤相连,然后跨过定滑轮,重锤夹后连一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调整木板倾角,直到轻推滑块后,滑块沿木板向下匀速运动,如图甲所示.

B.第二步:保持长木板的倾角不变,将打点计时器安装在长木板靠近滑轮处,取下细绳和重锤,将滑块与纸带相连,使其穿过打点计时器,然后接通电源释放滑块,使之从静止开始向下加速运动,打出纸带,如图乙所示.
打出的纸带如图:

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已知O、A、B、C、D、E、F相邻计数的时间间隔为△t,根据纸带求滑块速度,当打点计时器打A点时滑块速度vA=________,打点计时器打B点时滑块速度vB=__________.
②已知重锤质量m,当地的重 加速度g,要测出某一过程合外力对滑块做的功还必须测出这一过程滑块________(写出物理名称及符号,只写一个物理量),合外力对滑块做功的表达式W合=__________.
③测出滑块运动OA段、OB段、OC段、OD段、OE段合外力对滑块所做的功,WA、WB、WC、WD、WE,以v2为纵轴,以W为横轴建坐标系,描点作出v2-W图像,可知它是一条过坐标原点的倾斜直线,若直线斜率为k,则滑块质量M=_______.
参考答案:①VA=OB/2⊿t=x1/2⊿t 、VB=(x3- x1)/2⊿t ②x, mgx.?③M=2/k.
本题解析:①A是OB的中间时刻,所以A点的速度就等于OB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同理可以求出B点的速度,VA=OB/2⊿t=x1/2⊿t 、VB=(x3- x1)/2⊿t。
②由滑块匀速运动可知,
,mg的大小为滑块所受合力,则测出滑块下落的距离x,合外力对滑块做功的表达式为mgx.
③
,得到:M=2/k.
点评:要明确此题在验证合外力的功与动能变化间的关系中用到的原理,围绕原理,记忆需要测量的物理量及实验时的注意事项.
本题难度:一般
2、实验题 (6分)“测量纸带运动加速度”实验中利用打点计时器得到一条纸带,纸带上 A、B、C、D、E、F、G这些点的间距如图中标示,其中每相邻两点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根据测量结果计算:(1)打C点时纸带的速度大小:_______________m/s;(2)纸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________________m/s2。(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参考答案:(6分)1.18? m/s;? 1.50? m/s2。
本题解析:(1)C点为BD的中间时刻,由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平均速度可知
(2)加速度可以由逐差法求得
?1.50m/s2
本题难度:一般
3、实验题 (每小题3分,共9分)在“探究单摆周期与摆长关系”的实验中:
(1)某同学分别选用四种材料不同、直径相同的实心球做实验,各组实验的测量数据如下,若要计算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应选用第?组实验数据
组?别
| 摆球材料
| 摆长L/m
| 最大摆角
| 全振动次数N
|
A
| 铜
| 0.40
| 150
| 20
|
B
| 铁
| 1.00
| 50
| 50
|
C
| 铝
| 0.40
| 150
| 10
|
D
| 木
| 1.00
| 50
| 50
|
(2)甲同学准确无误地完成实验,作出了T2—L图象为OM,乙同学也进行了与甲同学同样的实验,但实验后他发现测量摆长时忘了加上摆球的半径,则该同学作出的T2—L图象为图中的?

A.虚线①,不平行实线OM? B.虚线②,平行实线OM
C.虚线③,平行实线OM? D.虚线④,不平行实线OM
(3)在利用本实验测重力加速度过程中,若测得的g 值偏小,则可能的原因是以下各项中的?。
A.将振动次数N误记为(N+1);? B.由于阻力使振幅逐渐变小
C.单摆小球振动时,形成了圆锥摆;?D.未加小球半径,而将摆线长作为摆长
参考答案:(1)B ?(2)B?(3)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填空题 完成《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步骤如下,请将正确的排列顺序写在横线上?.
A.只用一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把橡皮条的节点拉到同样位置O,记下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和细绳方向OC,按同样比例作出力F’的图示
B.做F1和F2的合力F,比较F和F’
C.记下两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1、F2,以及两绳的方向OA、OB
D.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P点,将两个细绳套系在橡皮条的另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