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下列有关力学单位制中说法正确的是(?)
A.牛顿是力的国际单位。
B.力学国际单位中的基本单位是长度、质量和时间。
C.1牛顿等于1千克米每二次方秒。
D.分米、厘米、毫米都是导出单位。
参考答案:AC
本题解析:牛顿是力的国际单位,A正确,力学国际单位中的基本量是长度,质量,时间,B错误,根据公式F=ma可得1牛顿等于1千克米每二次方秒,C正确,分米,毫米,厘米是长度的其他单位,不属于导出单位,D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用改变砝码的质量的办法来改变对小车的作用力F,用打点计时器测出小车的加速度a,得出若干组F和a的数据。然后根据测得的数据作出如图a-F图线,发现图线既不过原点,又不是直线,原因是

[? ]
A.平衡摩擦力时,所垫木板太低,且小车质量较大
B.平衡摩擦力时,所垫木板太高,且盘及盘中砝码质量较大
C.平衡摩擦力时,所垫木板太低,且盘及盘中砝码质量较大
D.平衡摩擦力时,所垫木板太高,且小车质量较大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填空题 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1)下述操作步骤的安排顺序不尽合理,请将合理的顺序以字母代号填写在横线上______
A.保持小桶里沙子的质量不变,在小车里加砝码,测出加速度,重复几次
B.保持小车质量不变,改变小桶和沙子的质量,测出加速度,重复几次
C.用天平测出小车和小桶及沙子的质量
D.平衡摩擦力,使小车近似做匀速直线运动
E.挂上沙桶,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放开小车,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的点
F.根据测量的数据,分别画出a-F和a-1/m的图线
(2)本试验纸带的记录如图所示,从A点起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即两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s,则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______m/s2(保留3位有效数字)

参考答案:(1)对于实验步骤要先安装器材,再进行实验的逻辑顺序进行,不能颠倒逻辑顺序,要有利于减小实验误差,故其顺序为:C、D、E、A、B、F或C、D、E、B、A、F.
故答案为:C、D、E、A、B、F或C、D、E、B、A、F.
(2)物体做匀加速直线,由逐差法△x=aT2得:
s3-s1=2a1T2
s4-s2=2a2T2
a=a1+a22=(s3+s4)-(s2+s1)4T2=3.11m/s2
故答案为:3.11.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填空题 在“探究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实验中:
(1)要求所挂小盘和钩码的总质量______小车和所加砝码的总质量,此时才能认为小盘和钩码所受重力大小等于绳对小车的拉力大小;
(2)某同学在平衡摩擦力时把木板的一端垫得过高,所得的a-F图象为图1中的______;

(3)该同学通过数据的处理作出了a-F图象如图2所示:
①图中的图线不过原点的原因是______;
②图中图线上部发生弯曲的原因是______.
参考答案:(1)以整体为研究对象有mg=(m+M)a
解得a=mgM+m,
以M为研究对象有绳子的拉力F=Ma=Mm+Mmg,
显然要有F=mg必有m+M=M,故有M>>m,即只有M>>m时才可以认为绳对小车的拉力大小等于盘和盘中砝码的重力.
(2)平衡摩擦力时木板垫得过高则当拉力F等于0时,小车已经产生力加速度,图线在a轴上有截距,
故选C.
(3)①图2中图象与横轴的截距大于0,说明在拉力大于0时,加速度等于0,说明物体所受拉力之外的其他力的合力大于0,即没有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足.
②图中图线上部发生弯曲的原因是随着F的增大不再满足钩码的质量远小于小车质量.
故答案为:(1)远小于;(2)C;(3)①未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够;②随着F的增大不再满足钩码的质量远小于小车质量;(△a△F减小即1M减小;)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实验题 如图所示为某物理实验小組在一次探究力和加速度关系的实验中获取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其中0、1、2、3、4为计数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未标出,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实验中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 Hz,根据图中数据计算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g=_____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参考答案:0.498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A word is enough to the wise. 智者不用多告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