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简答题 如图(1)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动势E=10V,内电阻r=1Ω,两个相同的定值电阻R0=9Ω,R1=18Ω,且不随温度而变化.
(1)求通过电阻R1中的电流;
(2)若在电路中将两个并联电阻R1、R0换成一个灯泡L(7.2W,0.9A),如图(2)所示,该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3)中实线所示.则接入电路后,灯泡的实际功率为多少?
某学生的解法如下:RL=
,I=,代入P=I2RL即可求出灯泡的实际功率.
请你判断该同学的解法是否正确?若正确,请解出最终结果;若不正确,请用正确方法求出灯泡的实际功率.
(3)若在图(2)电路中再并联一个同样的灯泡,如图(4)所示,则每个灯泡的实际功率是多少?

参考答案:

(1)R并=R0R1R0+R1=6Ω,
I总=Er+R0+R并=58=0.625A,
由分流原理:I1=I总R0R0+R1=524A=0.21A,
(2)该解法是错误的.?
灯泡的电阻不是定值,接入电路后的实际功率求解,应该是通过对该电路作等效电源的I-U?图线,
取两个图线的交点才是正确的.
等效电源电动势E′=10V,内电阻r′=R0+r=10Ω,
作等效电源的I-U图线,如图1?
读出交点坐标为(4V,0.6A),
灯泡的实际功率是P=UI=2.4W.?
(3)设灯泡两端电压为U,其中一只灯泡的电流为I,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E=U+2I(R0+r),
代入数据得到函数方程:I=0.5-0.05U,
作相应的I-U图线,如图2读出交点坐标为(1.9V,0.41A),
实际功率P=UI=0.78W.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填空题 某同学在家中测算电冰箱的月耗电量,他将家中其他用电器断开,只使用电冰箱,观察电能表转蕊的转动情况.测得冰箱致冷时,转盘每12s转一转;冰箱保温时,转盘每120s转一转.电能表上标明“2000r/(kW?h)”.该同学还测得冰箱每小时致冷10min,保温50min.每月按30d(天)计.则该冰箱月耗电为______(kW?h)(度).
参考答案:由题意可知:电冰箱所做的功W=12000kW?h=1.8×103J;
P=Wt=1.8×10312W=150W;
电冰箱月耗电W1=Pt=0.15kW×6h×30=27kW?h;
故答案为:27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简答题 (1)①用如图甲所示装置做《探究做功与物体速度变化关系》的实验时(重力加速度g取10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通过改变橡皮筋的条数改变拉力做功的数值
B.通过改变橡皮筋的长度改变拉力做功的数值
C.通过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来测定小车加速过程中获得的最大速度
D.通过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来测定小车加速过程中获得的平均速度

②实验时为了使小车只在橡皮筋的作用下运动,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
(2)用替代法测一个未知电阻Rx的阻值可以用如图乙所示电路,图中RS为电阻箱(RS的最大阻值大于待测电阻Rx的阻值),S2为单刀双掷开关,R0为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为20Ω.为了电路安全,测量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调至______(选填“a”或“b”),电阻箱RS阻值应调至______(选填“最大”或“最小”).闭合S1开始实验,接下来有如下一些操作:
A、慢慢移动滑片P
B、将S2闭合在2端
C、将S2闭合在1端
D、将S1断开,整理实验器材
E、调节电阻箱RS的值,使电流表指针指在______(请补充完整)
F、使电流表指针变化至某一适当位置
G、记下电阻箱上电阻读数
实验操作的合理次序是______.(选填字母代号)
参考答案:(1)①A、我们用橡皮筋拉动小车的方法,来探究橡皮筋的拉力对小车所做的功与小车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时,每次保持橡皮筋的形变量一定,当有n根相同橡皮筋并系在小车上时,n根相同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就等于系一根橡皮筋时对小车做的功的n倍,所以每次实验中,橡皮筋拉伸的长度必需要保持一致,故A正确,B错误;
C、实验中我们要知道小车获得的最大速度,即橡皮筋把功做完,所以应该对应纸带上点迹均匀匀速运动的部分计算速度.故C正确,D错误.
故选AC
②实验时小车受到重力、支持力、摩擦力和橡皮筋的作用力,为了使小车只在橡皮筋的作用下运动,应采取的措施是把打点计时器一端适当垫高,让重力的分力平衡摩擦力.
(2)①实验的基本要求是保证实验安全.所以要求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在接入电路前的电阻先调节到最大.所以测量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调至b,电阻箱RS阻值应调至最大;
②实验采用等数值测量法,需要先测得接入待测电阻时的电流值,再接入电阻箱,使接入电阻箱时的电流值与接入待测电阻时的电流值相等.
所以实验的步骤补充:与操作F中电流表指针的同一位置处;
③实验的步骤: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将电阻箱的阻值调至最大;
Ⅰ将S2闭合在1端;Ⅱ慢慢移动滑片P;Ⅲ使电流表指针变化至某一适当位置;Ⅳ将S2闭合在2端;Ⅴ调节电阻箱RS的值,使电流表指针指在调节电阻箱RS的值,使电流表指针指在与操作F中电流表指针的同一位置处;Ⅵ记下电阻箱上电阻读数;将S1断开,整理实验器材.
所以实验步骤的顺序是:CAFBEGD
故答案为:b;?最大;?与操作F中电流表指针的同一位置处;C?A?F?B?E?G?D
(1)①AC;②需平衡摩擦力
(2)b,最大,与操作F中电流表指针的同一位置处,C?A?F?B?E?G?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图示为某探究活动小组设计的节能运输系统。斜面轨道倾角为30°,质量为M的木箱与轨道的动摩擦因数为。木箱在轨道顶端时,自动装货装置将质量为m的货物装入木箱,然后木箱载着货物沿轨道无初速滑下,当轻弹簧被压缩至最短时,自动卸货装置立刻将货物卸下,然后木箱恰好被弹回到轨道顶端,再重复上述过程。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m =" M"
B.m = 2M
C.木箱不与弹簧接触时,上滑的加速度小于下滑的加速度
D.在木箱与货物从顶端滑到最低点的过程中,减少的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了牛顿运动定律、功能关系的理解及应用.弄清整个过程的功能转化,从开始到木箱恰好被弹回到轨道顶端过程,系统损失的能量为mglsinθ即m的重力势能,全部用来克服摩擦力做功.只看开始和最后两个状态弹簧弹性势能以及M的机械能没有改变,据此可以利用功能关系求解.受力分析可知,下滑时加速度为g-μgcosθ,上滑时加速度为g+μgcosθ,故C错误;
设下滑的距离为l,根据功能关系有:μ(m+M)glcosθ+μMglcosθ=mglsinθ,得m=2M.也可以根据除了重力、弹性力做功以外,还有其他力(非重力、弹性力)做的功之和等于系统机械能的变化量,故B正确,A错误;
在木箱与货物从顶端滑到最低点的过程中,减少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和内能,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比较全面的考查了学生对功能关系、牛顿运动定律等的理解与应用,有一定难度,在平时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质量为30 kg的小孩从高度为2.0 m的滑梯顶端由静止开始滑下,滑到底端时的速度为2.0 m/s.取g=10 m/s2,关于力对小孩做的功,以下结果正确的是( )
A.支持力做功50 J
B.阻力做功540 J
C.合外力做功60 J
D.重力做功500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