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从同一地点同时开始沿同一直线运动的两个物体Ⅰ、Ⅱ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在0-t时间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Ⅰ、Ⅱ两个物体所受的合外力都在不断减小
B.Ⅰ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不断增大,Ⅱ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不断减小
C.Ⅰ物体的位移不断增大,Ⅱ物体的位移不断减小
D.Ⅰ、Ⅱ两个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都是

参考答案:A、B、图象Ⅰ表明物体做加速度不断减小的减速运动,图线Ⅱ表明物体做加速度不断减小的加速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合外力与加速度成正比,故两个物体的合外力都不断减小,故A正确,B错误;
C、两个物体的速度都是正值,表明两个物体都在向前运动,故C错误;
D、对于匀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等于初末位置速度的平均值,而图中两个物体都做非匀变速直线运动,故D错误;
故选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填空题 如图所示,用水平力F拉静放在光滑水平地面A处上的物体,到达B处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v,此时若改用方向相反,大小为8F的力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能回到A处,则物体回到B处时的速度大小为______,回到A处时的速度大小为______.
参考答案:对A到B过程运用动能定理:FL=12mv2;
对B到l再到B过程运用动能定理:W=12mv′2-12mv2=0,故v′=v;
对B到A过程运用动能定理:8F?L=12mv2A-12mv2;
联立解得:vA=十v;
故答案为:v,十v.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简答题 某驾驶员手册规定具有良好刹车的汽车在以80km/h(约为22m/s)的速度行驶时,可以在56m的距离内被刹住,在以50km/h(约为14m/s)的速度行驶时,可以在26m的距离内被刹住.假设对于这两种速度,驾驶员所允许的反应时间(在反应时间内驾驶员来不及使用刹车,车速不变)与刹车的加速度都相同,求允许驾驶员的反应时间.
参考答案:假设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为t,
在第一个过程中,反应时间内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v1,
所以反应时间内的位移x1=v1t,
然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到停止,由位移速度关系式得:0-v21=-2ax2,
全过程位移:X1=x1+x2=56m ①
在第二个过程中,反应时间内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v2,
所以反应时间内的位移x3=v2t
然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到停止,由位移速度关系式得:0-v22=-2ax4
全过程位移:X2=x3+x4=26m ②
由①②解得:t=0.65s
答:允许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为0.65s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简答题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小车,牵引一条通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交流电源的频率是50Hz,由纸带上打出的某一点开始,每5个点剪下一段纸带.如图所示,每一小段纸带的一端与x轴相重合,两边与y轴平行,将纸带贴在坐标系中.
(1)仔细研究图,找出小车在相邻时间内位移存在的关系.
(2)设△t=0.1s,请画出该小车的v-t图象.
(3)根据图象求其加速度.

参考答案:(1)由图中所标纸带每段位移的大小,可知在相邻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差相等,可近似认为△y=8mm.
(2)由图中的x轴作为时间轴,以纸带的宽度表示相等的时间间隔T=0.1s,每段纸带最上端中点对应v轴上的速度恰好表示每段时间的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即vn=ynT;因此可以用纸带的长度表示每小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将纸带上端中间各点连接起来,可得到v-t图象,如图所示.
(3)根据△y=aT2得:小车加速度a=△yT2=0.8×10-20.01=0.8m/s2.
答:(1)相邻相等的时间内的位移差相等;(2)如图所示;(3)其加速度为0.8m/s2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物块以初速度V0沿足够长的固定斜面上滑,斜面倾角为θ,物块与该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tan?θ,下图表示该物块的速度V和所受摩擦力Ff随时间t变化的图线(以初速度V0的方向为正方向)中可能正确的是( )
A.

B.

C.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