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填空题 某发电厂输出的功率为200kW,输出电压为11kV。若采用220kV的高压输电,那么,升压变压器(不计变压器能量损失)的原线圈和副线圈的匝数比为____;输电电流为______A。
参考答案:1:20? 0.9(或10/11)
本题解析:升压变压器输入端电压为
,输出电压为
,所以升压变压器原副线圈之比为:
,理想变压器两端的功率相等,所以输电电流为
点评:关键是知道理想变压器两端功率相等,两端电压和线圈匝数成正比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如图是变压器通过降压给用户供电的示意图,变压器输入电压是市电网的电压,不会有很大的波动,可以认为输入电压是不变的,输出电压通过输电线输送给用户,输电线的电阻用R0表示,变阻器R表示用户用电器的总电阻,当滑动变阻器触头P向下移时

A.相当于在减少用电器的数目
B.变压器的输入功率在增大
C.V1表的示数不变,V2表的示数增大
D.A2表的示数增大,Al表的示数减小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分析:与闭合电路中的动态分析类似,可以根据R的变化,确定出总电路的电阻的变化,进而可以确定总电路的电流的变化的情况,再根据电压不变,来分析其他的元件的电流和电压的变化的情况
解答:解:A、当滑动变阻器触头P向下移动时,导致总电阻减小,由于用电器是并连接入电路,所以数目增加时,电阻则会减小,故A错误;
B、由于变压器的输入的功率和输出的功率相等,由于副线圈的电阻减小了,A2的示数变大,输出的功率变大了,所以原线圈的输入的功率也要变大,故B正确
C、理想变压器的输出电压是由输入电压和匝数比决定的,虽然滑动变阻器触头P向下移动,但由于输入电压和匝数比不变,所以副线圈的输出的电压也不变,所以V2的示数不变,故C错误
D、由于变压器的输入的功率和输出的功率相等,由于副线圈的电阻减小了,A2的示数变大,输出的功率变大了,所以原线圈的输入的功率也要变大,因为输入的电压不变,所以输入的电流要变大,所以A1的示数变大,所以D错误;
故选:B
点评:电路的动态变化的分析,总的原则就是由部分电路的变化确定总电路的变化的情况,再确定其他的电路的变化的情况,即先部分后整体再部分的方法.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10∶1,原线圈输入电压的变化规律如图5所示,副线圈所接电路如图所示,P为滑动变阻器的触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副线圈输出电压的频率为50 Hz
B.副线圈输出电压的有效值为31.1 V
C.P向右移动时,原、副线圈的电流比减小
D.P向右移动时,变压器的输出功率增加
参考答案:AD
本题解析:由题图知,原线圈两端输入电压的最大值为Um=311 V,有效值为U1=
=220 V,周期为T=2×10-2 s,频率为f=
=50 Hz,变压器不改变电压的频率,A项正确;由
知,U2=
U1=22 V,B项错误;变压器原、副线圈的电流比与匝数成反比,由于匝数未变,所以原、副线圈的电流比不变,C项错误;P向右移动时,滑动变阻器的有效值减小,副线圈中电流增大,由P2=U2I2知变压器的输出功率增加,D项正确.
故选AD
点评:电路的动态变化的分析,总的原则就是由部分电路的变化确定总电路的变化的情况,再确定其他的电路
本题难度:一般
4、计算题 如图所示,一个变压器(可视为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接在220V的市电上,向额定电压为1.80×104V的霓虹灯供电,使它正常发光。为了安全,需在原线圈回路中接入熔断器,使副线圈电路中电流超过12mA时,熔丝就熔断。
(1)熔丝的熔断电流是多大?
(2)当副线圈电路中电流为10mA时,变压器的输入功率是多大?

参考答案:解:(1)设原、副线圈上的电压、电流分别为
根据理想变压器的输入功率等于输出功率,有
当
=12 mA时,
即为熔断电流,代入数据,得
=0.98 A
(2)设副线圈中电流为
=10mA时,变压器的输入功率为P1,根据理想变压器的输入功率等于输出功率,有
代入数据,得
=180 W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计算题 (10分).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N1:N2=2:1,原线圈接200 V交流电源,副线圈接额定功率为 25 W的灯泡 L,灯泡正常发光.当电源电压降为160 V时,求:
(1)灯泡实际消耗的功率?
(2)此时灯泡中的电流是多少?
参考答案:(1)P=16W? (2)I=0.2A
本题解析:(1)原线圈接200 V交流电源时,U1:U2= N1:N2,所以灯泡的额定电压为100V。电压降为160 V,灯泡上的电压为80V.由
得,电阻R为
=400Ω,功率变为
16W。(2)电流为
0.2A。
本题难度:简单
Reading without comprehension is like eating with no relish. 读书不知意,等于嚼树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