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把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保持静止,下面说法中哪些是正确的( )
A.木块对桌面的压力就是木块受的重力,施力物体是地球
B.木块对桌面的压力是弹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C.木块对桌面的压力在数值上等于木块受的重力
D.木块保持静止是由于木块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木块的支持力二力平衡
参考答案:A、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保持静止,木块对桌面的压力大小等于木块受的重力,但不能说木块对桌面的压力就是木块受的重力,因为两者产生的原因、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等都不同.压力的施力物体是木块.故A错误.
? B、木块对桌面的压力是弹力,是由于木块发生形变对桌面产生的弹力.故B错误.
? C、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保持静止,由平衡条件和牛顿第三定律分析得知,木块对桌面的压力在数值上等于木块受的重力.故C正确.
? D、木块保持静止是由于桌面对木块的支持力木块受的重力二力平衡.故D错误.
故选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实验题 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记录小车运动的纸带如图所示在纸带上选择0、1、2、3、4、5共6个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纸带旁并排放着带有最小分度为毫米的刻度尺,零刻度线跟“0”计数点对齐
。

小题1:计算小车通过计数点“2”的瞬时速度公式为v2 =_____________(以d1、d2及相邻计数点间时间T来表示)代入得v2 =______m/s.(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小题2:加速度a=______(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参考答案:
小题1:v2 =(d2-d1)/2T(3分)(以d1、d2及相邻计数点间时间T来表示)
代入得v2 =0.21m/s.(3分)(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小题2:加速度a=__ 0.60m/s2____(3分)(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本题解析:分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可以求出打纸带上2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x=aT2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
解答:解: 小题1:相邻两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所以相邻的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0.1s,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得:v2=
带入数据有:
=0.21m/s
小题2:从图中可以读出x13、x35间的距离,它们的时间间隔T=0.2s,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x=aT2,得:x35-x13=△x=aT2
整理:a=
=0.6m/s2
故答案为:小题1:
,0.21?小题2: 0.6m/s2.
点评:要提高应用匀变速直线的规律以及推论解答实验问题的能力,在平时练习中要加强基础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本题难度:一般
3、实验题 如图,游标卡尺的读数是?mm。游标尺上有
20个分格,其总长度是?mm。

参考答案:6.65mm, 19mm
本题解析:主尺读数为6mm,游标尺的第13个格对齐,所以读数为6mm+13×0.05mm=6.65mm,20个格与主尺的19mm长度相同,所以总长度为19mm
本题难度:简单
4、实验题 (1)在探究“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的实验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两弹簧秤的拉力可以同时比橡皮条的拉力大
B.若橡皮条的拉力是合力,则两弹簧秤的拉力是分力
C.两次拉橡皮条时,需将橡皮条拉到同一位置,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两次弹簧秤拉的效果相同
D.若只增大某一只弹簧秤的拉力大小,而又要保证橡皮条结点的位置不变,只需调整另一只弹簧秤拉力的大小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