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关于弹簧的劲度系数K,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与弹簧所受的拉力大小有关,拉力越大,K值也越大
B.与弹簧发生的形变的大小有关,形变越大,K值越小
C.由弹簧本身决定,与弹簧所受的拉力大小及形变程度无关
D.与弹簧本身特性、所受拉力的大小、形变大小都有关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弹簧的劲度系数是由弹簧的长度,粗细及材料有关,是由弹簧本身的特性决定的,与所受的拉力、形变量无关,选项C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2、实验题 (8分)如图为“用DIS(位移传感器、数据采集器、计算机)研究加速度和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

(1)在该实验中必须采用控制变量法,应保持___________不变,用钩码所受的重力大小作为___________,用DIS测小车的加速度。
(2)改变所挂钩码的数量,多次重复测量。在某次实验中根据测得的多组数据可画出a-F关系图线(如图所示)。

①分析此图线的OA段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②(单选题)此图线的AB段明显偏离直线,造成此误差的主要原因是(? )
A.小车与轨道之间存在摩擦
B.导轨保持了水平状态
C.所挂钩码的总质量太大
D.所用小车的质量太大
参考答案:(1)小车的总质量;小车所受合外力;(2)①在小车质量不变的条件下,加速度大小与所受的合外力大小成正比;②C.
本题解析:(1)在该实验中必须采用控制变量法,应保持小车的总质量不变,用钩码所受的重力大小作为小车所受合外力;(2)①在小车质量不变的条件下,加速度大小与所受的合外力大小成正比;②设小车的质量为M,钩码的质量为m,由实验原理得:mg=Ma,得
,而实际上
,可见AB段明显偏离直线是由于没有满足M>>m造成的.故C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在“探究共点力合成的规律”实验中,两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筋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是F1和F2,以两个共点力F1和F2的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这两个邻边之间的对角线表示的力是F3,用一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筋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F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探究的是F1与F2的关系
B.探究的是F1、F2与F3的关系
C.探究的是F1、F2与F4的关系
D.探究过程中需要记录的数据有F1、F2、F3和F4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探究共点力合成的规律的实验思想是“等效”,该实验中要探究的是力F1、F2
拉橡皮筋的效果与F4效果相同,即都将橡皮筋拉到同一位置,然后判断它们遵循的规律。故选C。
本题难度:简单
4、实验题 为了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使用如图所示的气垫导轨装置进行实验.其中G1、G2为两个光电门,它们与数字计时器相连,当滑行器通过G1、G2光电门时,光束被遮挡的时间Δt1、Δt2都可以被测量并记录,滑行器连同上面固定的一条形挡光片的总质量为M,挡光片宽度为D,8间距离为x,牵引砝码的质量为m.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开始应先调节气垫导轨下面的螺钉,使气垫导轨水平,在不增加其他仪器的情况下,如何判定调节是否到位?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取M=0.4 kg,改变m的值,进行多次实验,以下m的取值不合适的一个是(? )
A.m1=5 g B.m2=15 g? C.m3=40 g?D.m4=400 g
(3)在此实验中,记录得Δt1=0.02s;Δt2=0.01s;D=1cm;x=37.5cm,求得的加速度为___________ m/s2
(4)测得小车的加速度a和砝码重力G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G/N
| 0.20
| 0.30
| 0.40
| 0.50
| 0.60
|
a/(m·s-2)
| 0.10
| 0.15
| 0.20
| 0.25
| 0.30
|
则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为(?)
A.m=200g B.m=2g? C.m=2kg? D.m=400 g
参考答案:(1)将滑行器放在导轨上,观察它能否保持静止,或轻推滑行器,观察滑行器是否匀速滑行。 (2)D?(3)
?(4)C
本题解析:(1)将滑行器放在导轨上,观察它能否保持静止,或轻推滑行器,观察滑行器是否匀速滑,如果匀速滑行,说明轨道水平,一定要注意滑行器速度要小;
(2)本实验要求
,m越大,误差越大,故选D
(3)由
,
,
可得
(4)根据题意可得,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
,故选C。
点评:实验中始终要求砝码和小盘的总质量小于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前者的总质量最好不要超过后者的
.只有这样,砝码和小盘的总重力才能视为小车受到的拉力.
本题难度:一般
5、实验题 (1)某同学利用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物块在水平桌面上的运动规律。物块在重物的牵引下开始运动,重物落地后,物块再运动一段距离停在桌面上(尚未到达滑轮处)。从纸带上便于测量的点开始,每5个点取1个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打点计时器电源的频率为50Hz。


①计数点5对应的速度大小为 ?m/s。(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②物块减速运动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为a= ?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若用
来计算物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g为重力加速度),则计算结果比动摩擦因数的真实值?(填“偏大”或“偏小”)。
参考答案:(1)1.0;?(2)2.0;偏大;
本题解析:(1)计数点5的瞬时速度可通过计算计数点4~6段位移的平均速度,故有
;(2)取第7个计数点至11个计数点利用逐差公式求得减速阶段的加速度
;因加速阶段产生加速度的力是滑动摩擦力和纸带受到的阻力,所以计算结果比动摩擦因数的真实值“偏大”。
本题难度:一般
Facts are stubborn things. 事实都是顽强的. /事实是掩盖不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