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实验题 (5分)某同学在做多用电表测电阻的实验中:
?
(1)测量某电阻时,用“×10W”档时发现指针偏转角度过大,他应该换用_____档(填“×1W”或“×100W”),换档后,在测量前先要______________。
(2)如图所示,A、B、C是多用表在进行不同测量时,转换开关分别指示的位置,D是多用表表盘指针在测量时的偏转位置。
若是用A档测量,指针偏转如D,则读数为________;
若是用B档测量,指针偏转如D,则读数为_______;
若是用C档测量,指针偏转如D,则读数为_______。
2、简答题 小灯泡灯丝的电阻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大.某同学为研究这一现象,用实验得到如下数据(I和U分别小灯泡上的电流和电压):
I?(A) | 0.12 | 0.21 | 0.29 | 0.34 | 0.38 | 0.42 | 0.45 | 0.47 | 0.49 | 0.50 U?(V) 0.20 0.40 0.60 0.80 1.00 1.20 1.40 1.60 1.80 2.00
|

(1)在左下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图.可用的器材有:电压表、电流表、滑线变阻器(变化范围0-10Ω)、电源、小灯泡、电键、导线若干.
(2)在右图中画出小灯泡的U-I曲线.
(3)如果第15题实验中测得电池的电动势是1.5V,内阻是2.0Ω,问:将本题中的小灯泡接在该电池的两端,小灯泡的实际功率是多少?(简要写出求解过程:若需作图,可直接画在第(2)小题方格图中)
3、计算题 有一个电流表G,内阻
,满偏电流
,要把它改装为0—15V的电压表。(1)要串联多大的电阻?(2)改装后电压表的内阻多大?
4、实验题 有一电阻RX,其阻值大约在40 Ω--50 Ω之间,需要进一步测定其阻值,手边现有下列器材:
器材
| 代号
| 规格
|
电池组
| E
| 电动势9 V,内阻约0.5 Ω
|
伏特表
| V
| 量程0~10 V,内阻20 kΩ
|
毫安表
| A1
| 量程0~50 mA,内阻20 Ω
|
毫安表
| A2
| 量程0~300 mA,内阻4 Ω
|
滑动变阻器
| R1
| 阻值范围0~100 Ω,额定电流1 A
|
滑动变阻器
| R2
| 阻值范围0~1700 Ω,额定电流0.3 A
|
电键
| S
| ?
|
若干根导线
| ?
| ?
|

实验电路如图所示,实验要求有利于测多组电流、电压值.此实验电路应选用的电流表为?,滑动变阻器为___________.(填代号)
5、计算题 (10分)如图所示是测量通电螺线管A内部磁感应强度B及其与电流I关系的实验装置。将截面积为S、匝数为N的小试测线圈P置于螺线管A中间,试测线圈平面与螺线管的轴线垂直,可认为穿过该试测线圈的磁场均匀。将试测线圈引线的两端与冲击电流计D相连。拨动双刀双掷换向开关K,改变通入螺线管的电流方向,而不改变电流大小,在P中产生的感应电流引起D的指针偏转。

(1)将开关合到位置1,待螺线管A中的电流稳定后,再将K从位置1拨到位置2,测得D的最大偏转距离为dm,已知冲击电流计的磁通灵敏度为Dφ,Dφ=
,式中
为单匝试测线圈磁通量的变化量。则试测线圈所在处磁感应强度B=?;若将K从位置1拨到位置2的过程所用的时间为Δt,则试测线圈P中产生的平均感应电动势ε=?。
(2)调节可变电阻R,多次改变电流并拨动K,得到A中电流I和磁感应强度B的数据,见右表。由此可得,螺线管A内部在感应强度B和电流I的关系为B=?。
实验次数
| I(A)
| B(×10-3T)
|
1
| 0.5
| 0.62
|
2
| 1.0
| 1.25
|
3
| 1.5
| 1.88
|
4
| 2.0
| 2.51
|
5
| 2.5
| 3.12
|
?
(3)(多选题)为了减小实验误差,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可采取的措施有
(A)适当增加试测线圈的匝数N
(B)适当增大试测线圈的横截面积S
(C)适当增大可变电阻R的阻值
(D)适当拨长拨动开关的时间Δ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