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关于原子结构的认识历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汤姆孙发现电子后猜想出原子内的正电荷集中在很小的核内
B.α粒子散射实验中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偏转是卢瑟福猜想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主要依据
C.对原子光谱的研究开辟了深入探索原子结构的道路
D.玻尔原子理论无法解释较复杂原子的光谱现象,说明玻尔提出的原子定态概念是错误的
参考答案:BC
本题解析:汤姆孙发现电子后,提出原子是一个球体,正电荷弥漫性地均匀分布在整个球体内,A错误;卢瑟福根据α粒子散射的实验数据,提出原子核式结构模型,B正确;每种原子都有自己的特征谱线,可以利用它来鉴别物质和确定物质的组成成分,开辟了深入探索原子结构的道路,C正确;玻尔原子理论无法解释较复杂原子的光谱现象,是玻尔理论的局限性,因为它的不足之处在于保留了经典粒子的观念,D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
2、填空题 (09·山东物理·38) (1)历史上第一次利用加速器实现的核反应,是用加速后动能为0.5MeV的质子
H轰击静止的X,生成两个动能均为8.9MeV的
He.(1MeV=1.6×-13J)
①上述核反应方程为___________。
②质量亏损为_______________kg。
参考答案:(1)
或
,
。
本题解析:(1)
或
,
。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如图所示,由天然放射性元素钋(P0)放出的射线Xl,轰击铍(
e)时会产生粒子流X2,用粒子流x2轰击石蜡时会打出粒子流x3,经研究知道?(?)

A.x1为
粒子,x2为中子
B.x2为中子,x3为电子
C.x1为
粒子,x3为质子
D.x2为质子,x3为光子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天然放射性元素钋(P0)放出的射线是α粒子;的电离作用最强,
,所以x2为中子; x1为
粒子, x3为质子C对。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2011年3月11日,日本大地震引发了福岛核电站核泄漏事故,使核电安全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下列关于核电站说法正确的是(?)
A.核电站利用核聚变反应时释放的能量进行发电
B.将控制棒插入核反应堆可以控制链式反应的速度
C.核电站是直接将核能转化为电能的发电站
D.核泄漏的有害物质主要是化学反应中产生的有害气体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核核电站利用重核裂变反应时释放的能量进行发电,所以A错。在铀棒之间插一些镉棒,镉吸收中子的能力很强,当反应过于激烈时,将镉棒插入深一些,让它所吸收一些中子,链式反应的速度就会慢下来,这种镉棒叫做控制棒,所以B正确。核电站是将核反应放出的热量转化为电能,所以C错误。核泄漏的有害物质是化学反应中产生的放射性物质,所以D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
5、计算题 铀238(
)经历一次仅衰变变成Th原子核,同时放出一个γ光子(频率为ν),α粒子的质量为m。
①写出衰变方程;
②衰变后,α粒子的速度为v,而Th原子核的运动方向恰好与α粒子的速度方向相反,不考虑γ光子的动量,那么Th原子核的速度为多大?
③如果核反应放出的能量全部转化为动能和γ光子的能量,那么该衰变发生的质量亏损△m为多大?
参考答案:
?
?
本题解析:核反应方程满足质量数守恒和核电荷数守恒:
②设钍核的反冲速度大小为v0,由动量守恒定律,得:0=mv0-
v 解得:v0=
③核反应过程中转化成的动能:
,释放的光子的能量:
根据质能方程:
,解得:Δm=
本题难度:一般
First thrive and then wive. 先立业,后成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