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一辆农用“小四轮”漏油了,假如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时每隔1s漏下一滴油.一位同学根据漏在路面上的油滴分布,分析“小四轮”的运动情况(已知车的运动方向不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当沿运动方向油滴间距逐渐减小时,车一定在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B.当沿运动方向油滴间距逐渐增大时,车可能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C.当沿运动方向油滴间距逐渐增大时,车一定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D.当沿运动方向油滴间距逐渐减小时,车可能在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参考答案:BD
本题解析:分析:相邻两个油滴的时间间隔相等,间隔越来越大,说明速度越来越大,如果相邻的两个油滴的位移之差是一恒量,该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解答:A、当沿运动方向油滴间距越来越小时,由于相邻两个油滴的时间间隔相等,说明速度越来越小,而加速度可能不变,也可能变化,车不一定在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
B、当沿运动方向油滴间距越来越小时,相邻两个油滴的时间间隔相等,说明速度越来越小,若相邻的两个油滴的位移之差是一恒量,车在做匀加速直线运.故B正确.
C、D、当沿运动方向油滴间距越来越大时,相邻两个油滴的时间间隔相等,说明速度越来越大,加速度可能增大,可能减小,可能不变.如果相邻的两个油滴的位移之差是一恒量,该运动才是匀变速直线运动.故C错误,D正确.
故选BD.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相邻两个油滴的时间间隔相等,间隔变大变小可以判断速度如何变化.在相邻的两个油滴的位移之差是一恒量,该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途中用了6s时间经过A、B两根电杆,已知A、B间的距离为60m,车经过B时的速度为15m/s,则
A.车从A到B的平均速度为10m/s
B.经过A杆时速度为5m/s
C.车的加速度为15m/s2
D.从出发点到A杆的距离是7.5m
参考答案:ABD
本题解析:分析: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式求出车经过A、B两点的平均速度,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这个推论求出经过A杆的速度,通过加速度的定义式求出车的加速度,结合位移速度公式求出出发点距离A杆的距离.
解答:A、车从A到B的平均速度
.故A正确.
B、根据
得,vA=5m/s.故B正确.
C、车的加速度a=
.故C错误.
D、从出发点到A杆的距离x=
.故D正确.
故选ABD.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运动学公式和推论,并能灵活运用.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一辆汽车以10m/s的速度沿平直公路匀速前进,因前方有障碍物而需立即刹车,以2m/
的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则经过6s汽车的位移是
A.24 m
B.25 m
C.26 m
D.30 m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分析: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先求出运动的总时间,然后根据位移时间公式列式求解.
解答:解:汽车运动到停下的总时间为t0,根据速度时间公式,有
0=v0-at0
解得
t0=5s
由于t=6s>5s,故物体运动时间为5s,根据位移时间公式,有
x=v0t-
at2=10×5-
×2×25=25m
故选B.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在交通事故的分析中,刹车线的长度是很重要的依据,刹车线是汽车刹车后停止转动的轮胎在地面上滑动时留下的痕迹.在某次交通事故中,汽车的刹车线长度是14m,设汽车轮胎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7,取g=10m/s2,则汽车开始刹车时的速度大小为( )
A.7m/s
B.10m/s
C.14m/s
D.20m/s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的速度大小为4m/s,1秒后的速度大小变为10m/s,某同学对该物体在这1秒内的运动进行如下分析:
①位移的大小可能小于4m②位移的大小可能大于10m③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小于4m/s2④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大于10m/s2,其中分析正确的是 (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