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物理知识点复习《弹力》试题预测(2018年最新版)(八)
![]() 参考答案:释放B之前,物体A保持静止状态,重力和弹簧的弹力平衡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关于力,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故A错
一些场力不用接触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比如重力,电场力,磁场力,故B错
把地球上的物体移动到月球上,物体的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不发生改变,所受重力变小,故C错
产生弹力的条件是接触和发生形变,所以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也不一定有弹力产生,故D对
所以选D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正在粗糙水平面上滑动的物块,从t1时刻到t2时刻受到恒定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在这段时间内物块做直线运动,已知物块在t1时刻的速度与t2时刻的速度大小相等,则在此过程中
A.物块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物块的位移可能为零
C.物块动量的变化一定为零
D.F一定对物块做正功
参考答案:AD
本题解析:分析:物体做直线运动,合力与速度同方向,由于初末速度相等,物体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也有可能速度先减为零,然后反向增加,根据运动学公式结合牛顿第二定律判断.
解答:A、物体做直线运动,合力与速度同方向,初末速度相等,物体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即推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故A正确;
B、物体有可能速度先减为零,然后反向增加到相同的值,即力F向后,故减速时加速度为a1=,加速时加速度为a2=
,根据速度位移公式,减速位移
,加速位移为
,故总位移x=x1-x2≠0,故B错误;
C、物体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也有可能速度先减为零,然后反向增加,由于动量为矢量,故动量变化不一定为零,故C错误;
D、物体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推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一定做正功;
物体也可能先减速前进和加速后退,即力F向后,故减速时加速度为a1=,加速时加速度为a2=
,根据速度位移公式,减速位移
,加速位移为
,故总位移x=x1-x2<0,即物体后退的位移较大,故力F也一定做正功,故D正确;
故选AD.
点评:本题关键是分匀速直线运动和先减速和反向加速运动两种情况进行分析,对于第二种情况,先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加速度,再根据运动学公式判断前进与后退的位移大小,再根据公的定义进行判断.
本题难度:困难
5、填空题 橡皮筋也像弹簧一样,在弹性限度内伸长量x与弹力F成正比,即F=kx,k的值与橡皮筋未受到拉力时的长度L、横截面积S有关,理论与实际都表明k=
YS L |
拉力F(N) | 5 | 10 | 15 | 20 | 25 伸长量x(cm?) 1.6 3.2 4.8 6.4 8 |
参考答案:(1)根据表达式k=YSL得:
Y=KLS
已知K的单位是N/m,L的单位m,S的单位是m2,
所以Y的单位是N/m2,也就是Pa
故选D.
(2)测量工具橡皮筋未受到拉力时的直径用螺旋测微器.
(3)
根据F=k(l-l0)可知,图象的斜率大小等于劲度系数大小,
由图象求出劲度系数为k=3.1×102 N/m.
(4)根据表达式k=YSL得:
Y=KLS=5×106?Pa
故答案:(1)D (2)毫米刻度尺 螺旋测微器 (3)图象见解析图 3.1×102 (4)5×106?P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物理知识点《自由落体运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