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填空题 有以下物理量单位:吨(t)、毫米(mm)、小时(h)、秒(s)、焦耳(J)、千克(kg)、帕斯卡(Pa)、千克/米3(kg/m3);属于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是?。
参考答案:秒(s)千克(kg)
本题解析:单位制包括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规定的基本量的单位叫基本单位,国际单位制规定了七个基本物理量.分别为长度、质量、时间、热力学温度、电流、光强度、物质的量.他们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分别为米、千克、秒、开尔文、安培、坎德拉、摩尔.,故选s,kg
点评:国际单位制规定了七个基本物理量,这七个基本物理量分别是谁,它们在国际单位制分别是谁,这都是需要学生自己记住的.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第一次通过实验,比较准确的测出万有引力常量的科学家是
A.牛顿
B.伽利略
C.胡克
D.卡文迪许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万有引力定律是牛顿与1687年发现的,而万有引力常量是1798年由英国科学家卡文迪许,利用扭秤实验首次测定的,使得万有引力定律真正有了实用价值,因此只有选项D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3、简答题 “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满足什么条件才能使盘和重物的总重力近似等于绳的拉力?
参考答案:当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远大于盘和砝码的总质量时,可近似认为绳的拉力大小等于盘和砝码的总重力。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简答题 给你两个弹簧测力计,一根橡皮条,一张白纸,细绳套(两个),三角板(两个),方木板等
按课本要求做《互成角度的两个共点力的合成》实验,实验中主要步骤有:
A.只用一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套把橡皮条的结点拉至O点,记下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和细绳的方向,按同标度做出这个拉力F′的图示;
B.用铅笔描下O点的位置和两条细绳套的方向,并记下两个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C.比较一下,力F′与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的合力F大小和方向是否在误差允许范围内相同.
D.用两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细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让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
E.把白纸钉在木板上,并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的A点,让两根细绳套拴在橡皮条的另一端(结点);
F.用铅笔和刻度尺从力的作用点(位置O)沿着两绳套的方向画直线,按选定的标度作出这两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1和F2的图示,以F1和F2为邻边利用刻度尺和三角板作平行四边形,过O点画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即为合力F的图示.
G.改变两个力F1、F2的大小和夹角,再重复实验两次.
(1)将上述步骤,按实际操作的先后顺序填在下面:
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④______⑤______⑥______⑦______.
(2)在本实验中,用F表示理论合力,F′表示实验测出的合力,则下面的两个图中,比较符合实验事实的是______.
参考答案:(1)实验步骤本着先安装设备(或者实验器材),然后进行测量的思路进行设计,同时注意操作的先后逻辑以及简单易行的原则,由此可知该实验步骤为:E、D、B、F、A、C、G.
故答案为:E、D、B、F、A、C、G.
F1与F2合力的实验值是指通过实验得到值,即用一个弹簧拉绳套时测得的力的大小和方向,F′方向应该与OA在一条直线上,即而理论值(实际值)是指通过平行四边形得出的值,故F是力F1与F2组成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故A图符合实验事实.
故答案为: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磁效应,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B.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楞次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
C.牛顿最早指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D.笛卡尔对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做出了贡献
参考答案:AD
本题解析: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磁效应,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A对; 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赫兹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B错;伽利略最早指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C错;笛卡尔对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做出了贡献,D对;故选AD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对物理史实问题要熟记,平时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积累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