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质量和时间三个基本物理量的基本单位是( )
A.km、g和h
B.km、kg和s
C.m、kg和s
D.km、kg和h
参考答案:力学中的基本物理量有三个,它们分别是长度、质量、时间,它们的单位分别为m、kg、s,所以C正确.
故选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一物体在2N的外力作用下,产生10 cm/s2的加速度,求该物体的质量。下面有几种不同的求法,其中单位运用正确、简洁而又规范的是
[? ]
A.
kg=0.2 kg
B.
=20
=20 kg
C.
=20 kg
D.
kg=20 kg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填空题 在“探究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
(1)甲、乙两位同学所得到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若用F表示两个分力F1、F2的合力,用F′表示F1和F2的等效力,则可以判断______(填“甲”或“乙”)同学的实验结果是符合事实的.
(2)在该实验中,如果只将细绳换成橡皮筋,其它步骤没有改变,那么实验结果______(填“会”或“不会”)发生变化.
参考答案:(1)由于误差的存在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的合力可以与橡皮条拉力的方向有偏差,但用一只弹簧测力计拉结点的拉力即F′与橡皮条拉力一定在同一直线上,F1和F2的合力理论值一定在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上,故甲符合实验事实.
(2)在实验中细线是否伸缩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故换成橡皮筋可以同样完成实验,故实验结果不会发生变化.
故答案为:不会.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填空题 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实验时,小车放在水平桌面上,保持小车的质量不变,测得小车的加速度a和拉力F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F/N | 0.20 | 0.30 | 0.40 | 0.50 a/(m?s-2) 0.10 0.21 0.29 0.40
|

(1)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图中画出a-F图线;

(2)把图线延长,发现图线不通过原点,其原因是______.
参考答案:
(1)如右图.

(2)把图线延长,发现图线不经过坐标原点,并且是当力增加到一定的数值时才开始有加速度.在小车还没有加速度时,小车受力平衡,说明小车还受到摩擦力作用.要想让图线经过坐标原点,还要平衡摩擦力.
故答案为:实验中遗漏了平衡摩擦力的步骤.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填空题 在“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活动中:
某同学设计了如图a的实验装置简图,A为小车,B为电火花计时器,C为砂桶,D为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方形木板,实验中认为细绳对小车拉力F等于砂桶和砂的总重量,

(1)图b是实验中获取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0、1、2、3、4、5、6、7是计数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点(图中未标出),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数据完成表格中空白处
计数点 | 1 | 2 | 3 | 4 | 5 | 6 瞬时速度/(m/s) 0.165 0.215 ______ 0.314 0.364 0.413
|
(2)由(1)中的数据在图c中作出速度-时间图象并由图象求出小车的加速度
a=______?m/s2?(保留3位有效数字)

(3)在“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时,保持小车的质量不变,改变砂和砂桶的质量,该同学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加速度a与合力F的图线如图d,则
①图中的直线不过原点的原因是______.
②图中的力F理论上指______,而实验中却用______表示.(选填字母符号)
A.砂和砂桶的重力?B.绳 对小车的拉力
③此图中直线发生弯曲的原因是______.
参考答案:(1)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点,说明相邻的计数点时间间隔为0.1s.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知道3点的瞬时速度等于2点到4点的平均速度.
v3=x24t24=(0.0240+0.0288)2×0.1m/s=0.264m/s
(2?)?作图

运用加速度公式:a=△v△t=(0.413-0.165)m/s5×0.1s=0.496m/s2.
(3)①从上d图中发现直线没过原点,当F=0时,a>0.也就是说当绳子上没有拉力时小车还有加速度,说明小车的摩擦力小于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该组同学实验操作中平衡摩擦力过大
②.根据对小车受力分析,图中的力F理论上指绳对小车的拉力,而实验中当砂和小桶的总重力要远小于小车的重力,绳子的拉力近似等于砂和小桶的总重力.所以用砂和砂桶的重力表示.
③从图象上可以看出:F从0开始增加,砂和砂桶的质量远小于车的质量,慢慢的砂和砂桶的重力在增加,那么在后面
砂和砂桶的质量就没有远小于车的质量呢,那么绳子的拉力与砂和砂桶的总重力就相大呢.
所以原因是砂和砂桶的质量没有远小于车的质量.
故答案为:(1)0.264,
(2)0.496
(3)①平衡摩擦力过大
②B,A
③砂和砂桶的质量没有远小于车的质量.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