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测量滑块和滑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将质量为M的滑块A放在倾斜滑板B上,C为位移传感器,它能将滑块A到传感器C的距离数据实时传送到计算机上,经计算机处理后在屏幕上显示出滑块A的速度-时间(v-t)图像。先给滑块A一个沿滑板B向上的初速度,得到的v-t图像如图9乙所示,则

A.滑块A上滑时加速度的大小为8 m/s2
B.滑块A下滑时加速度的大小为8 m/s2
C.滑块与滑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5
D.滑块A上滑时运动的位移为2 m
参考答案:A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图像的斜率表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所以0-0.5s过程为上滑过程,所以
0.5-1.5s为下滑过程,加速度为:
,B错误
上滑过程有:
下滑过程有:
联立解得:
,故C正确,
图像围成的面积表示物体运动的位移,所以上滑位移为
,故D错误
故选AC
考点:考查了对v-t图像的理解
点评:图像的斜率表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图像围成的面积表示物体运动的位移,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2012年11月,“歼15”舰载机在“辽宁号”航空母舰上着舰成功。图(a)为利用阻拦系统让舰载机在飞行甲板上快速停止的原理示意图。飞机着舰并成功钩住阻拦索后,飞机的动力系统立即关闭,阻拦系统通过阻拦索对飞机施加一作用力,使飞机在甲板上短距离滑行后停止。某次降落,以飞机着舰为计时零点,飞机在t="0." 4s时恰好钩住阻拦索中间位置.其着舰到停止的速度一时间图线如图(b)所示。已知航母始终静止.重力加速度的大小为g,则

A.在0.4s~2.5s时间内,阻拦索的张力几乎不随时间变化
B.从着舰到停止,飞机在甲板上滑行的距离约为100m
C.在滑行过程中,飞行员所承受的加速度大小会超过2.5g
D.在0.4~2.5s时间内。阻拦系统对飞机做功的功率几乎不变
参考答案:C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据题意,在0.4-2.5s时间内,飞机做匀减速直线运动,飞机受到的合力为定值F,而阻拦索的张力
,飞机滑行过程中,角θ增大,则拉力T减小,A选项错误;利用填补法可得,在0-3s时间内飞机的位移约为0-2.75s内三角形的面积大小,即x=vt/2=103m,所以B选项正确;在0.4-2.5s内的加速度为
=27.5m/s2=2.75g,所以C选项正确;据功率P=Fv可知,虽然飞机受到的拉力F是定值,但飞机的滑行速度在减小,所以阻拦系统对飞机做功的功率在减小,D选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对速度时间图像的理解。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图是一正弦式交变电流的电流图象.此交流电的周期为

A.0.01 s
B.0.02 s
C.0.03 s
D.0.04 s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根据图像直接判断出电流的周期为0.02s.故B对。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如图为一列简谐横波某时刻的波形图,已知质点P此时?的运动方向如图所示,则

A.波向右传播
B.此时质点a的加速度为零
C.质点a比b先回到平衡位置
D.质点c与p的运动方向相同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根据简谐横波某时刻的波形图,利用同侧法机械波正向左传播,同侧法显示,P、C点振动方向相反,b点向上振动,回到平衡位置时间比a点要长,所以答案为C
考点:机械振动和机械波
点评:本题考查了机械振动相应物理量的判断,在研究过程中应该结合对应简谐振动图像研究。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a、b两物体从同一位置沿同一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加速运动时,物体a的加速度大于物体b的加速度
B.60秒时,物体a在物体b的前方500m
C.20秒时,a、b两物体相距最远
D.40秒时,a、b两物体速度相等,相距900m
参考答案:B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在
中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从斜率上看,有加速度阶段,a的加速度小于物体b的加速度,A错误;在
中图象中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的大小,因此60s时,b的位移
,此时a的位移
,因此物体a在物体b的前方500m处,B正确;两者速度相等时距离最远,因此40s时距离最远,C错误,40s时,a的位移
,b的位移
因此40秒时,a、b两物体速度相等,相距900m,D正确
考点:速度—时间图象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