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 高考物理高频考点《杨氏干涉实验》高频考点预测(2018年最新版)(六)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肥皂膜在太阳照射下出现彩色是由于光的干涉,故选B 本题难度:一般 2、填空题  如图所示,双缝干涉实验中用频率f=5×1014Hz的单色光照射双缝,若屏上一点P到双缝的距离之差为0.9μm,则P点处将出现______条纹.若在折射率n=2的介质中作上述实验,则P点处将出现______条纹.(填写“亮”或“暗”) 参考答案:频率f=5×1014Hz的单色光的波长为:λ=cf=3×1085×1014=6×10-7m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用a、b两束单色光分别照射同一双缝干涉装置,在距双缝恒定距离的屏上得到如图示的干涉图样,其中甲图是a光照射时形成的,乙图是b光照射时形成的.则关于a、b两束单色光,下述正确的是(  ) | 

参考答案:A、根据双缝干涉相邻条纹间距公式△x=Ldλ可得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相干光的波长越大,条纹间距越大,由题图可知a光的波长大于b光的波长;
根据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λγ,故a光的频率小于b光的频率,而光子的能量E=hγ,即频率越大光子的能量越大,故a光光子的能量较小,故A错误.
B、由于对于同一种介质,频率越小,折射率越小,故a光的折射率小于b光的折射率,根据n=CV可知a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较大,故B正确.
C、每种金属都具有极限频率,只有入射光的频率大于金属的极限频率时才能发生光电效应,用a光照射某金属时不能打出光电子说明a光的频率小于金属的极限频率,但不能确定b光的频率是否大于金属的极限频率,故D错误.
故选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如图所示,A、B、C为等腰棱镜,a、b两束不同频率的单色光垂直AB边射入棱镜,两束光在AB面上入射点到D的距离相等,两束光折射后相交于图中的P点,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在真空中,“a光速大于b光光速
 B.用它们分别做双缝干涉实验,a光条纹要宽一些
 C.a光通过棱镜的时间大于b光通过棱镜的时间
 D.a、b两束光从同一介质射入真空过程中,a光发生全反射临界角
大于b光发生全反射临界角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考点:
分析:在真空中,所有色光的传播速度都相同,都等于c.由题看出,a光的偏折角大于b光的偏折角,a光的折射率大于b光的折射率,a光的频率大于b光的频率,由c="λf" 分析真空中波长关系.两束光中棱镜中通过的路程相同,传播速度a光较小,再比较传播时间.由临界角公式sinC="1/n" 
确定临界角的大小.
解答:解:A、在真空中,所有色光的传播速度都相同,都等于C.故A错误.
 B、由题看出,a光的偏折角大于b光的偏折角,a光的折射率大于b光的折射率,a光的频率大于b光的频率,由c="λf" 分析得知,在真空中,a光波长小于b光波长.故B错误.
 C、两束光中棱镜中通过的路程相同,传播速度a光较小,则a光通过棱镜的时间大于b光通过棱镜的时间.故C正确.
 D、由临界角公式sinC=1/n
可确定出a光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小于b光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实质上是光的色散现象,对于七种色光各个量的比较,是常见的题型,要加强记忆.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1961年德国学者约恩孙发表了一篇论文,介绍了他用电子束的一系列衍射和干涉实验.其中他做的双缝干涉实验与托马斯?杨用可见光做的双缝干涉实验所得的图样基本相同,这是对德布罗意的质波理论的又一次实验验证.根据德布罗意理论,电子也具有波粒二象性,其德布罗意波长λ=h/ρ,其中h为普朗克常量,p为电子的动量.约恩孙实验时用50kV电压加速电子束,然后垂直射到间距为毫米级的双缝上,在与双缝距离为35cm的屏上得到了干涉条纹,但条纹间距很小,下面所说的方法中,哪些方法一定能使条纹间距变大(  )
A.降低加速电子的电压,同时加大双缝间的距离
B.降低加速电子的电压,同时减小双缝间的距离
C.加大双缝间的距离,同时使屏靠近双缝
D.减小双缝间的距离,同时使屏靠近双缝
参考答案:光的干涉现象中,条纹间距公式△x=Ldλ,即干涉条纹间距与入射光的波长成正比,与双缝到屏的距离成正比,与双缝间距离成反比.
由题意知,降低加速电压,电子的动量减小,其波长增大.
故选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物理答题模板《粒子在复合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