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在“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实验中:(1)装置如图,①②③④⑤是器材编号,能够增大光屏上相邻亮纹之间距离的操作是______.
A.增大③和④之间的距离
B.增大④和⑤之间的距离
C.将红色滤光片改为绿色滤光片
D.增大双缝之间的距离
(2)实验时,第一次分划板中心刻度线对齐A条纹中心时(图a),螺旋测微器的读数为0.4790cm.,第二次分划板中心刻度线对齐B条纹中心时(图b),螺旋测微器的读数如图c所示,己知双缝间距离为0.2mm,从双缝到屏的距离为0.75m.则图c中螺旋测微器的读数为______mm,所测光波的波长为______nm.


参考答案:(1)根据双缝干涉条纹的间距公式△x=Ldλ,知若要增大光屏上相邻亮纹之间距离,可以增大入射光的波长或减小双缝的间距或增大双缝到光屏的距离.绿光的波长比红光的波长短.故B正确,A、C、D错误.
? (2)螺旋测微器固定刻度读数为13.5mm,可动刻度读数为37.0×0.01=0.370mm,两个读数相加为13.870mm.
? 根据公式△x=Ldλ,4.790△x=13.870-4.7904mm=2.27mm,d=0.2mm,L=0.75m,所以λ=605nm.
故答案为:(1)B,(2)13.870,605.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计算题 1801年,托马斯·杨用双缝干涉实验研究了光波的性质,1834年,洛埃利用单面镜同样得到了杨氏干涉的结果(称洛埃镜实验)。
(1)洛埃镜实验的基本装置如图所示,S为单色光源,M为一平面镜。试用平面镜成像作图法在图上画 出S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光与直接发出的光在光屏上相交的区域。
(2)设光源S到平面镜的垂直距离和到光屏的垂直距离分别为a和L,光的波长为λ,在光屏上形成干涉条纹。写出相邻两条亮纹(或暗纹)间距离Δx的表达式。

参考答案:解:(1)如图所示

(2)
因为d=2a,所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关于下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泊松亮斑是光通过圆孔发生衍射时形成的
B.为了使牛顿环的直径大些,应该选用表面不太弯曲的凸透镜
C.爱因斯坦提出了光子说解释了光电效应现象,所谓光子就是牛顿所说的微粒
D.做薄膜干涉实验时,观察到的b现象是光源发出的光与薄膜表面反射的光发生干涉形成的
参考答案:A、泊松亮斑是光的衍射现象,是光照射圆板发生衍射时形成的.故A错误.
? B、路程差(空气膜厚度的2倍)为波长的整数倍,出现亮条纹,凸透镜的曲率半径越大,则牛顿环的半径变大.故B正确.
? C、爱因斯坦提出的光子与牛顿所说的微粒不同.故C错误.
? D、薄膜干涉是膜的前后表面的反射光在膜的前表面叠加,发生干涉形成的.故D错误.
故选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是( ? )
A.泊松亮斑证实了光的粒子性
B.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是一种横波
C.康普顿效应进一步证实了光的粒子性
D.托马斯·杨的双缝干涉实验证实了光的波动性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在同一实验环境下用a 、b两单色光分别照射同一双缝干涉装置,在距双缝恒定距离的光屏上得到如图所示的干涉图样,其中图甲是a单色光束照射时形成的图样,图乙是b单色光束照射时形成的图样,则下列关于a 、b两单色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在真空中a光束的波长比b光束的波长小
B.两束光都以相同的入射角从水中射向空气时,若a光束在两界面上发生了全反射,则b光束也一定发生了全反射
C.它们在真空中具有相同大小的传播速度
D.在相同条件下,a光束比b光束更容易产生明显的衍射现象
参考答案:BC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