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填空题 滑冰人的冰刀与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05,在水平冰面上,当人停止用力时的速度大小为5m/s,此人的最大滑行距离为______.
参考答案:滑冰的人在冰上做匀减速滑行,则滑行时的加速度a=μg=0.5m/s2,
根据运动学公式v2=2ax,
x=v22a=25m
故答案为:25m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计算题 (16 分)如图,长l ="lm" 、厚度h="0.2m" 的木板A静止在水平面上,固定在水平面上半轻r="1.6m" 的四分之一光滑圆弧轨道PQ ,底端与木板A相切与P点,木板与圆弧轨道紧靠在一起但不粘连。现将小物块B从圆弧上距P点高度H="0.8m" 处由静止释放,已知A、B质量均为m = lkg,A与B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4,A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1,g 取10m/s2。求:

(1)小物块刚滑到圆弧轨道最低点P处时对圆弧轨道的压力大小;
(2)小物块从刚滑上木板至滑到木板左端过程中对木板所做的功;
(3)小物块刚落地时距木板左端的距离。
参考答案:(1)20N;(2)
J;(3)0.42m。
本题解析:(1)由于B下滑的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故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
解得:
m/s? 1分
物块滑到最低点时,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 1分
解得
=20N? 1分
由牛顿第三定律得,小物块对圆弧轨道的压力大小
N? 1分
(2)当小物块滑上长木板时,对B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m/s2,物块B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1分
对A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m/s2,物块A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1分
又由
(1分),
?(1分),
(1分);
带入数据解得得?
s? (1s舍去)? 1分
对A由动能定理得
J? 1分
(3)B离开木板后以
m/s的初速度做平抛运动? 1分
至落地所需时间
,得
? 1分
木板A将以
m/s,加速度
m/s2做匀减速运动? 1分
物块B落地时,两者相距
? 1分
代入数据
m? 1分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小明拉着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的一端运动,纸带上打出的点如图所示,由此判断纸带的运动情况是
A.先匀速后减速
B.先加速后匀速
C.先减速后加速
D.先加速后减速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分析:根据相邻的计时点的距离变化判断小车的运动.
解答:从图中看出,相邻的计时点的距离先越来越大,后越来越小,所以小车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减速运动.
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点评:知道打点计时器的原理,知道相邻的计时点的时间间隔相等.
本题难度:困难
4、简答题 一物体由静止开始运动,其加速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设正东方向为正方向,则
(1)物体的运动情况是______.
(2)4S末物体的速度是______,0-4S内物体的平均速度是______.
(3)请根据图画出该物体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要有适当的计算过程).
(4)求该物块在这4s内的位移为多少?

参考答案:(1)由图分析可知,物体在第1s内向东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2s内,物体继续向东做匀减速直线运动,2s末速度减为零;第3s内,物体向东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4s内,物体向东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所以物体一直向东做直线运动,先匀加速直线运动,再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故答案为:始终向东的直线运动.先匀加速直线运动,再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2)由于加速度大小保持不变,相邻加速与减速时间相等,根据对称性可知,4s末物体的速度为零.
根据第(4)问的v-t图象可知,位移等于面积,所以物块在这4s内的位移为:x=12×4×2m=4m.
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得0-4s内的平均速度:v=xt=44m/s=1m/s.
故答案为:0,1m/s.
(3)由a=v-v0t,得:
物块第1s末的速度为v1=a1t1=2m/s
物块第2s末的速度为v2=v1+a2t2=0
以后物块做周期的运动,则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右图:
(4)根据位移等于v-t图象的面积,所以物块在这4s内的位移为:x=12×4×2m=4m.
答:物块在这4s内的位移为4m.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某物体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该物体
A.做往复运动
B.做匀速直线运动
C.朝某一方向做直线运动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分析:速度图象的斜率等于物体的加速度大小.图线与两个坐标轴所围“面积”等于位移.根据速度的正负判断速度的方向.
解答:由图象可知,前2s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2-4s做匀速运动,4-5s做匀减速运动,5s末速度为零,图象一直在时间轴的上方,速度都为正,一直朝一个方向做直线运动,故C正确.
故选C
点评:对于速度-时间图象要抓住两个数学意义来理解其物理意义:斜率等于加速度,“面积”等于位移.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