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如图11-2-4所示,弹簧振子的频率为5 Hz,让振子从B位置开始振动,并开始计时,则经过0.12 s时(?)

图11-2-4
A.小球位于BO之间,运动方向向右
B.小球位于BO之间,运动方向向左
C.小球位于CO之间,运动方向向右
D.小球位于CO之间,运动方向向左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频率为5 Hz,则周期为0.2 s,0.12 s=
,
,故0.12 s时,振子位于CO之间,且向右加速运动.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多选
如图所示,弹簧下端挂一质量为m的物体,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做振幅为A的简谐运动,当物体振动到最高点时,弹簧正好为原长,则物体在振动过程中( ? )

A.物体在最低点时的弹力大小应为2mg
B.弹簧的弹性势能和物体动能总和不变
C.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等于2mgA
D.物体的最大动能应等于mgA
参考答案:A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一个弹簧振子,第一次被压缩x后释放做自由振动,周期为T1,第二次被压缩2x后释放做自由振动,周期为T2,则两次振动周期之比T1∶T2为
A.1∶1
B.1∶2
C.2∶1
D.1∶4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错解分析】错解:压缩x时,振幅为x,完成一次全振动的路程为4x。压缩2x时,振幅即为2x,完成一次全振动的路程为8x。由于两种情况下全振动的路程的差异,第二次是第一次的2倍。所以,第二次振动的周期一定也是第一次的2倍,所以选B。
上述解法之所以错误是因为把振子的运动看成是匀速运动或加速度恒定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了。用了匀速或匀加速运动的规律。说明这些同学还是没有掌握振动的特殊规律。
【正解】事实上,只要是自由振动,其振动的周期只由自身因素决定,对于弹簧振子而言,就是只由弹簧振子的质量m和弹簧的劲度系数k决定的,而与形变大小、也就是振幅无关。所以只要弹簧振子这个系统不变(m,k不变),周期就不会改变,所以正确答案为A。
【点评】本题给出的错解是初学者中最常见的错误。产生这一错误的原因是习惯于用旧的思维模式分析新问题,而不善于抓住新问题的具体特点,这反映了学习的一种思维定势。只有善于接受新知识、新方法,并将其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去,才能开阔我们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防止思维定势。
本题难度:简单
4、计算题 一列简谐波在均匀介质中传播,从波源的振动传播到b点时开始计时,图甲所示为t=0.25 s时刻介质中的波动图象,图乙为b点从t=0 s开始计时的振动图象,

求:(1)这列简谐波的传播方向;
(2)t1=0.25 s时刻,质点O的速度方向;
(3)质点做简谐运动的频率;
(4)简谐波传播速度的大小.
参考答案:(1) 向x轴负方向传(2) y轴正方向(3) (3) 2 Hz? (4) 8 m/s.
本题解析:(1)由题图乙,b点在0.25 s时速度方向向下,故波向x轴负方向传播------(1分)
(2)O点:y轴正方向? ------------(1分)
(3)由题图乙知T=0.5 s? ------------(1分)
故? f=
=2 Hz? ------------(1分)
(4)由题图甲知λ=4 m.? ------------(1分)
故v=
=8 m/s.?------------(1分)
本题考查机械波的波动图像和振动图像,根据前代后后跟前可判断波的传播方向,由振动图像可直接读出周期,波动图像中可直接读出波长,由公式v=
可求出波速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如图所示,为甲、乙二人在同一实验室同时做单摆简谐振动的振动图象,在实验误差范围内,从图象可以知道( )
A.两个摆球的质量一定不相等,但摆长一定相等
B.两个摆球在平衡位置的速率一定不相等
C.甲单摆的振动方程为x甲=2sin
t?cm
D.两个单摆不同相,甲比乙超前π/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