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弧形轨道末端水平,离地面的高度为H.将钢球从轨道的不同高度h处静止释放,钢球的落点距轨道末端的水平距离为s.

(1)若轨道完全光滑,s2与h的理论关系应满足s2=______(用H、h表示).
(2)该同学经实验测量得到一组数据,如下表所示:
h(10-1m) | 2.00 | 3.00 | 4.00 | 5.00 | 6.00 s2?(10-1m2) 2.62 3.89 5.20 6.53 7.78
|
请在坐标纸上作出s2-h关系图.
(3)对比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得到的s2--h关系图线(图中已画出),自同一高度静止释放的钢球,水平抛出的速率______?(填“小于”或“大于”)理论值.
(4)从s2--h关系图线中分析得出钢球水平抛出的速率差十分显著,你认为造成上述偏差的可能原因是______.
2、实验题 (1)在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时,实验小组A不慎将一条选择好的纸带的前面一部分损坏,剩下的一部分纸带上各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的数值,

已知打点计时器的周期为T=0.02s,重力加速度g=9.8 m/s2;重锤的质量为m,已知S1=0.98cm,S2=1.42cm,S3=1.78cm,则记录B点时重锤的动能EKB =______________J记录C点时重锤的动能EKC = 0.32mJ;重锤从B点到C点重力势能变化量是___________J,动能变化量是_____________J。从而可以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2)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
①自由落下的重锤质量要大一些,这是为了减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实验的影响。
②实验中__________测定重锤的质量(填“要”或“不要”)。
3、实验题 某同学利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探究重锤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使用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Hz,让重锤自由下落,在纸带上打出了一系列的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下的点(图中未标出),打下图中D点时纸带的速度vD=____________m/s(保留三位有效数字),该同学处理纸带后得数据如下表,请在坐标纸上作出其速度v-时间t图象。若该同学根据图线测出的重力加速度明显小于当地实际的重力加速度,试分析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题 在用落体法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时,某同学按照正确的操作选得纸带如下。其中O是起始点,A、B、C是打点计时器连续打下的3个点.该同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O到A、B、C各点的距离,并记录在图中(单位cm)。
(1)这三个数据中不符合有效数字读数要求的是_____?(填“OA”、“OB”或“OC”);
(2)该同学用重锤在OB段的运动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9.80m/s2,他用AC段的平均速度作为跟B点对应的物体的即时速度,则该段重锤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_______,而动能的增加量为________,(均保留3位有效数字,重锤质量用m表示).这样验证的系统误差总是使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大于动能的增加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5、简答题 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①实验小组A不慎将一条选择好的纸带的前面一部分损坏了,剩下的一部分纸带上各点间的距离如图乙所示的数值,已知打点计时器的周期为T=0.02S,重力加速度g=10m/s2;重锤的质量为m=1kg,已知S1=0.98cm,S2=1.42cm,S3=1.78cm,S4=2.18cm,重锤从B点到C点重力势能变化量是______J,动能变化量是______J.(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②若实验小组B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发现,重锤减小的重力势能总是大于重锤动能的增加,其原因主要是因为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