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爱因斯坦由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猜测光具有粒子性,从而提出光子说,从科学研究的方法来说,这属于
A.等效替代
B.控制变量
C.科学假说
D.数学归纳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爱因斯坦提出光子说,是一种猜测,所以所用的方法是科学假说.
爱因斯坦由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猜测光具有粒子性,从而提出光子说,科学研究的方法属于科学假说.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分析: 此题考查高中物理常用的几种研究问题的方法。
点评:在高中物理学习过程中,会遇到不同研究问题的方法,这些方法对我们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在理解概念和规律的基础上,要注意方法的积累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由F=μFN和μ=F/FN可以看出
A.两物体接触面粗糙μ≠0,相互挤压FN≠0时,一定有摩擦力F≠0
B.μ跟F和FN有关
C.物体相对运动只有是匀速时,才可用公式计算摩擦力F
D.两物体间的滑动摩擦力F跟压力FN成正比,所以μ不随F和FN而变化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摩擦力的有无与是否具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有关,μ只与接触面情况有关
思路分析:摩擦力的有无与是否具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有关,μ只与接触面情况有关根据公式 分析,
分析,
试题点评:摩擦力的有无与是否具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有关,μ只与接触面情况有关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如图所示,物体M静止在水平面上,今对其施加一个与水平方向成θ角的斜向上的拉力F,保持θ角不变,使F从零开始逐渐增大,若物体始终未离开水平面,则在此过程中物体受到的摩擦力
如图所示,物体M静止在水平面上,今对其施加一个与水平方向成θ角的斜向上的拉力F,保持θ角不变,使F从零开始逐渐增大,若物体始终未离开水平面,则在此过程中物体受到的摩擦力
A.逐渐增大
B.逐渐减小
C.先减小后增大
D.先增大后减小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分析:当这个力从零开始逐渐增大过程中,木箱先保持静止状态,受到静摩擦力,根据平衡条件分析摩擦力的变化;后来物体开始运动,受到滑动摩擦力,根据竖直方向是力平衡,分析物体所受的支持力如何变化,由f=μN分析摩擦力如何变化.
解答:设F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α.
木箱处于静止状态时,根据平衡条件得:木箱所受的静摩擦力为f=Fcosα,F增大,f增大;
木箱运动时,所受的支持力N=G-Fsinα,F增大,N减小,此时木箱受到的是滑动摩擦力,大小为f=μN,N减小,则f减小.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关键要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判断是静摩擦还是滑动摩擦,静摩擦由平衡条件分析,滑动摩擦力由公式分析.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如图所示,在垂直于纸面向内的匀强磁场中,垂直于磁场方向发射出两个电子1和2,其速度分别为v1和v2.如果v2=2v1,则1和2的轨道半径之比r1∶r2及周期之比T1∶T2分别为

A.r1∶r2=1∶2,T1∶T2=1∶2
B.r1∶r2=1∶2,T1∶T2=1∶1
C.r1∶r2=2∶1,T1∶T2=1∶1
D.r1∶r2=1∶1,T1∶T2=2∶1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根据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半径公式 可得
可得 ,
, ,即
,即 ,根据周期公式
,根据周期公式 可得,
可得, ,
, ,故
,故 ,B正确,
,B正确,
思路分析:根据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半径公式 ,周期公式
,周期公式 分析解题
分析解题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了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半径公式 ,周期公式
,周期公式 的应用,根据计算结果需要提醒学生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周期跟粒子的速度无关
的应用,根据计算结果需要提醒学生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周期跟粒子的速度无关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法拉第发现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
B.安培提出了分子电流假说
C.楞次发现感应电流方向的规律
D.奥斯特总结出通电直导线、通电螺线管周围磁感线方向与电流方向的关系
 
	参考答案:B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物理学史。奥斯特发现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A错;安培总结出通电直导线、通电螺线管周围磁感线方向与电流方向的关系,D错;选BC。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