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在密封的啤酒瓶中,下方为溶有CO2 的啤酒,上方为纯CO2气体,在20 ℃时,溶于啤酒中的CO2 的质量为mA=1.05 ×10-3 kg ,上方气体状态CO2 的质量为mB =0.137 ×10-3kg ,压强P0=1 标准大气压,当温度升高到40 ℃时,啤酒中溶解的CO2 的质量有所减小,变为mA’=mA- △m ,瓶中气体CO2的压强上升到P1.已知
,啤酒的体积不因溶入CO2而变化,且不考虑容器体积和啤酒体积随温度的变化,又知对同种气体,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
与m成正比,试计算P1等于多少标准大气压(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参考答案:解:在40℃时溶入啤酒的CO2 的质量为
mA’= mA - △m? ①
CO2 的总质量守恒,气态CO2 的质量为?
mB’=mB+ △m? ②
依题设
? ③
又知同种气体,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
与m成正比
则
? ④?
联立①②③④式解得P1=1.7标准大气压.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填空题 【选做题】本题包括A、B、C三小题,请选定其中两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若三题都做,则按A、B两题评分.
A.(选修模块3-3)(12分)
(1)为了将空气装入气瓶内,现将一定质量的空气等温压缩,空气可视为理想气体.下列图象能正确表示该过程中空气的压强p和体积V关系的是? ▲?.

(2)在将空气压缩装入气瓶的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外界做了24kJ的功.现潜水员背着该气瓶缓慢地潜入海底,若在此过程中,瓶中空气的质量保持不变,且放出了5kJ的热量.在上述两个过程中,空气的内能共减小? ▲?kJ,空气? ▲?(选填“吸收”或“放出”)的总能量为? ▲?kJ.
(3)已知潜水员在岸上和海底吸入空气的密度分别为1.3kg/
和2.1kg/
,空气的摩尔质量为0.029kg/mol,阿伏加德罗常数
=6.02
.若潜水员呼吸一次吸入2L空气,试估算潜水员在海底比在岸上每呼吸一次多吸入空气的分子数.(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B.(选修模块3-4)(12分)
(1)激光具有相干性好,平行度好、亮度高等特点,在科学技术和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下面关于激光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激光是纵波
(B)频率相同的激光在不同介质中的波长相同
(C)两束频率不同的激光能产生干涉现象
(D)利用激光平行度好的特点可以测量月球到地球的距离
(2)如图甲所示,在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激光的波长为5.30×
m,屏上P点距双缝
和
的路程差为7.95×
m,则在这里出现的应是? ▲?(选填“明条纹”或“暗条纹”).现改用波长为6.30×
m的激光进行上述实验,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则屏上的条纹间距将? ▲?(选填“变宽”、“变窄”或“不变”).

(3)如图乙所示,一束激光从O点由空气射入厚度均匀的介质,经下表面反射后,从上面的A点射出.已知入射角为i,A与O相距l,介质的折射率为n,试求介质的厚度d.

C.(选修模块3-5)(12分)
(1)研究光电效应电路如图所示.用频率相同、强度不同的光分别照射密封真空管的钠极板(阴极K),钠极板发射出的光电子被阳极A吸收,在电路中形成光电流.下列光电流I与A、K之间的电压
的关系图象中,正确的是? ▲?.


(2)钠金属中的电子吸收光子的能量,从金属表面逸出,这就是光电子.光电子从金属表面逸出的过程中,其动量的大小?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原因是___▲____.
(3)已知氢原子处在第一、第二激发态的能级分别为-3.40eV和-1.51eV,金属钠的截止频率为
Hz,普朗克常量h=
J
s.请通过计算判断,氢原子从第二激发态跃迁到第一激发态过程中发出的光照射金属钠板,能否发生光电效应.
参考答案:A.(1)B
(2)5;放出;29;
(3)设空气的摩尔质量为M,在海底和岸上的密度分别为
和
.一次吸入空气的体积为
,则有
=
,代入数据得△n=
B.(1)D(2)暗条纹;变宽
(3)设折射角为r,折射定律
=n;几何关系l=2d
,
解得d=
C.(1)C
(2)减小;光电子受到金属表面层中力的阻碍作用(或需要克服逸出功);
(3)氢原子放出的光子能量
.代入数据得
金属钠的逸出功
,代入数据得
因为E<
,所以不能发生光电效应
本题解析:A.(1)本题考查等温变化下气体的压强与体积之间的关系,PV的乘积是定值,因此P与V成反比,即与1/V成正比,B项正确;(2)题考查的是热力学方程的计算;(3)题考查的是摩尔质量、阿伏伽德罗常数、物质的量以及分子个数之间的换算关系。
B.(1)本题考查激光的有关知识。激光是电磁波中的一种,是一种横波,A项错误;频率相同的激光在不同介质中的波长是不同的,B项错误;能产生干涉的条件是两列光的频率要相同,C项错误;测定距离就是利用激光的平行度高的特性,D项正确。
(2)本题考查相干光的加强减弱的条件、条纹间距随波长变化的规律。当点到两光源的光程差为半波长的奇数倍时,出现暗条纹;
,随波长变长,条纹间距变宽。
(3)设折射角为r,折射定律
=n;几何关系l=2d
,
解得d=
C.(1)本题考查光电效应的遏止电压与饱和电流的相关知识。遏止电压不会随光的强弱而变化,光的强弱会影响饱和电流的大小,光照越强,饱和电流越大;C项正确。
(2)本题考查光电效应现象规律、光电效应方程以及能级跃迁时的能量相等关系。
(3)氢原子放出的光子能量
.代入数据得
金属钠的逸出功
,代入数据得
因为E<
,所以不能发生光电效应
本题难度:一般
3、计算题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变化到状态B,再变化到状态C,其状态变化过程的p-V图象如图所示。已知该气体在状态A时的温度为27℃。求:
(1)该气体在状态B,C时的温度分别是多少?
(2)该气体从状态A到状态C的过程中内能的变化量是多少?
(3)该气体从状态A到状态C的过程中是吸热还是放热?传递的热量是多少?

参考答案:解:(1)对于理想气体
A→B:
,TB=100 K
B→C:
,TC=300 K
(2)A→C,由温度相等得:△U=0
(3)A→C的过程中是吸热
吸收的热量Q=-W=p△V=200 J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如图,玻璃管内封闭了一段气体,气柱长度为l,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为h,若温度保持不变,把玻璃管稍向上提起一段距离,则(?)
?
A.h、l均变小
B.h、l均变大
C.h变大l变小
D.h变小l变大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在实验中,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加上封闭空气柱产生的压强等于外界大气压.如果将玻璃管向上提,则管内水银柱上方空气的体积增大,因为温度保持不变,所以压强减小,而此时外界的大气压不变,根据上述等量关系,管内水银柱的压强须增大才能重新平衡,故管内水银柱的高度增大.
故选B.
点评:在本题的分析中,一定要抓住关键,就是大气压的大小和玻璃管内封闭了一段气体决定了水银柱高度h的大小.
本题难度:简单
5、计算题 如图所示,一端封闭、粗细均匀的玻璃管中,有一段长1cm的水银柱,将管内空气与外界隔绝,把玻璃管放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当玻璃管沿斜面下滑时,求管内气体的压强,已知玻璃管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外界大气压强为P0 .

参考答案:
解:(1) 对玻璃管和管中水银整体进行分析,如图甲所示
设玻璃管质量为m1 ,管中水银质量为m2 ,有?
(m1+m2)gsinθ-μ(m1+m2)gcosθ=(m1+m2)a?
a=g(sinθ-μcosθ)
(2) 再对管中水银进行受力分析,如图乙所示,则
m2gsinθ+P0S-pS=ma

因为
=ρ水银Slg/S =ρ水银gl ,所以管中气体压强为P =P0+ ρ水银gl μcos θ.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