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实验题 (1) 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 Hz,查得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9.80 m/s2,测得所用重物的质量为1.00 kg.实验中得到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如图),把第一个点记作O,选连续的4个点A、B、C、D作为测量的点,经测量知道A、B、C、D各点到O点的距离分别为62.99 cm、70.18 cm、77.76 cm、85.73 cm,根据以上数据,可知重物由O点运动到C点,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等于______J,动能的增加量等于______J(取三位有效数字).

(2)①做《探究做功与物体速度变化关系》的实验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通过改变橡皮筋的条数改变拉力做功的数值
B.通过改变橡皮筋的长度 改变拉力做功的数值
C.通过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来测定小车加速过程中获得的最大速度
D.通过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来测定小车加速过程中获得的平均速度
②实验时为了使小车只在橡皮筋的作用下运动,应采取的措施是?.
参考答案:(1) 7. 62 J. 7.56 J(2)①AC②需平衡摩擦力
本题解析:(1)解析:根据实验原理直接进行计算.
由O点到C点,
重力势能的减少量ΔEp=mgh=1.0×9.80×77.76×10-2 J=7. 62 J.……4分
打下C点时纸带(即物体)的瞬时速度
vC=
=
?m/s=3.887 5 m/s,
即动能的增加量为ΔEk=
mv2=
×1.00×3.887 52 J=7.56 J.……6分
(2) ①本实验无法直接测量弹性势能大小,是利用改变橡皮筋条数成倍数改变合力做功来验证的? ②需平衡摩擦力?……4分
本题难度:一般
2、实验题 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查得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9.80m/s2,某同学选择了一条理想的纸带,用刻度尺测量时各计数点对应刻度尺的读数如图所示。图中O点是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第一个点,A、B、C、D分别是每打两个点取出的计数点,则质量为m的重物由O点运动到B点时,求;(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重力势能减小量为
(2)动能的增加量是
(3)①根据计算的数据可得出什么结论?
②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
参考答案:(1)1.91m? (2)1.89m?(3)机械能守恒定律?阻力作用
本题解析:(1)重力使能减小量为:
(2)B点的速度为:
,增加的动能为:
(3)①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重锤减小的重力势能等于其动能的增加,验证了机械能守恒定律,②重锤减小的重力势能略大于其增加的动能,其原因是重锤在下落时要受到阻力作用(对纸带的摩擦力、空气阻力),必须克服阻力做功,减小的重力势能等于增加的动能加上克服阻力所做的功。
点评:通过该题理解验证性实验的特点,把握实验原理,提升实验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3、实验题 在用斜槽轨道做“研究平抛物体运动”的实验中, (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若用一张印有小方格的纸记录轨迹,如图所示.他测出小方格的边长为L,又透过方格纸在小球的运动轨迹上取了a、b、c三个数据点,由此可知小球从a点到b点运动的时间__①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小球从b点到c点的运动时间,
小球从a到b运动的时间为____②____,
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____③____.
参考答案:①等于②
③
本题解析:①由三点相邻两点间水平距离相同,所以运动时间相同,由竖直方向
可求得
(2)由水平方向的运动x=vT,5L=vT,v=
本题难度:一般
4、填空题 某学校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研究弹簧弹力的时候,测得弹力的大小F和弹簧长度L关系如图4所示,试由图线确定:
(1)弹簧的劲度系数为?N/m.
(2)弹簧伸长10cm时,弹力的大小为?N.
参考答案:200, 20N
本题解析:弹力的存在及方向的判定专题.
由弹簧的长度L和弹力f大小的关系图象,读出弹力为零时弹簧的长度,即为弹簧的原长.由图读出弹力为f=10N,弹簧的长度为x=5cm,求出弹簧压缩的长度,由胡克定律求出弹簧的劲度系数.根据胡克定律求出弹簧长为0.20m时弹力的大小.
(1)由图读出,弹簧的弹力f=0时,弹簧的长度为L0=10cm,即弹簧的原长为L0=10cm=0.1m.由图读出弹力为f1=10N,弹簧的长度为L1=5cm,弹簧压缩的长度x1=L0-L1=5cm=0.05m,由胡克定律得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200N/m
(2)弹簧长为0.20m时,伸长为x2=0.1m,弹力的大小f2=20N
故答案为: 200N/m,20N
本题难度:简单
5、实验题 打点计时器接在50Hz低压交流电源上,如图所示为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打出的一条纸带,每打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由图数据可求得:
(1)该物体的加速度为?m/s2;
(2)打第3个点时该物体的速度为?m/s.
参考答案:①a=0.74m/s2,② v3=" 0.47" m/s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