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如图所示,某生产线上相互垂直的甲、乙传送带等高,宽度均为 ,而且均以大小为
,而且均以大小为 的速度运行,图中虚线为传送带中线。一工件(视为质点)从甲左端释放,经长时间由甲右端滑上乙,滑至乙中线处时恰好相对乙静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的速度运行,图中虚线为传送带中线。一工件(视为质点)从甲左端释放,经长时间由甲右端滑上乙,滑至乙中线处时恰好相对乙静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工件在乙传送带上的痕迹为直线,痕迹长为
B.工件从滑上乙到恰好与乙相对静止所用的时间为
C.工件与乙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
D.乙传送带对工件的摩擦力做功为零
 
	参考答案:AD
	本题解析:物体滑上乙时,相对于乙上的那一点的速度分为水平向右的 和向后的
和向后的 ,合速度为
,合速度为 ,就是沿着与乙成45°的方向,那么相对于乙的运动轨迹肯定是直线,故A正确。假设它受滑动摩擦力
,就是沿着与乙成45°的方向,那么相对于乙的运动轨迹肯定是直线,故A正确。假设它受滑动摩擦力 ,方向与合相对速度在同一直线,所以角
,方向与合相对速度在同一直线,所以角 ,则相对于乙的加速度也沿这个方向,经过t后,它滑到乙中线并相对于乙静止,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则相对于乙的加速度也沿这个方向,经过t后,它滑到乙中线并相对于乙静止,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解得
,解得 ;运动距离
;运动距离 又
又 ,L和a代入所以
,L和a代入所以 ,
, ,故B错误、C错误。滑上乙之前,工件绝对速度为
,故B错误、C错误。滑上乙之前,工件绝对速度为 ,动能为
,动能为 ,滑上乙并相对停止后,绝对速度也是
,滑上乙并相对停止后,绝对速度也是 ,动能也是
,动能也是 ,而在乙上面的滑动过程只有摩擦力做了功,动能又没变化,所以乙对工件的摩擦力做功为0,故D正确。
,而在乙上面的滑动过程只有摩擦力做了功,动能又没变化,所以乙对工件的摩擦力做功为0,故D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在水平面上的物体用x表示位移,用t表示时间,用v表示速度,做直线运动的图象如图,表示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

B.

C.

D.

 
	参考答案:A、物体的位移不随时间变化,处于静止状态.故A错误.
? B、物体的位移与时间成正比,速度不变,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正确.
? C、速度不随时间改变,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C正确.
? D、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与题意不符.故D错误.
故选B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计算题  2013年7月6日,韩亚航空214号班机,在美国旧金山国际机场降落过程中发生事故,燃起大火。机上乘客和机组人员共307人,其中乘客291人,包括141名中国公民。目前,共有3名中国学生在本次空难中遇难。据目击者称,民用航空客机的机舱,除了有正常的舱门和舷梯连接,供旅客上下飞机,一般还设有紧急出口。发生意外情况的飞机在着陆后,打开紧急出口的舱门,会自动生成一个由气囊构成的斜面,机舱中的人可沿该斜面滑行到地面上来,示意图如图所示。某机舱离气囊底端的竖直高度AB = 3.0m,气囊构成的斜面长AC =" 5.0" m,CD段为与斜面平滑连接的水平地面。一个质量m =" 60" kg的人从气囊上由静止开始滑下,人与气囊、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 = 0.5。不计空气阻力,g =" 10" m/s2。求:
= 0.5。不计空气阻力,g =" 10" m/s2。求:
(1)人从斜坡上滑下时的加速度大小(在图上画出物体受力示意图);

(2)人滑到斜坡底端时的速度大小;
(3)人离开C点后还要在地面上滑行多远才能停下?
 
	参考答案:(1)
 ;(2)
;(2) ;(3)
;(3)
	本题解析: 

(1)物体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由牛顿运动定律得


解得
(2)由 得
得 m/s。
m/s。
(3)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由
解得
	本题难度:一般
	        4、简答题  建筑工人安装脚手架进行高空作业时,一名建筑工人不慎将抓在手中的一根长5m的铁杆在竖直状态下由静止脱手,杆的下端离地面80m,不计空气阻力.(取
=1.41,=1.73,=3.60,g=10m/s2)试求:
(1)铁杆下端落到地面时的速度是多少?
(2)铁杆在下落过程中经过距离地面20m处某一位置所用的时间为多少?
 
	参考答案:(1)设铁杆下端落到地面时的速度为v,
根据公式vt2-v02=2gh得:
v2=2gh代入数据得:v=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一条足够长的浅色水平传送带自左向右匀速运行.现将一个木炭包无初速地放在传送带的最左端,木炭包在传送带上将会留下一段黑色的轨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黑色的径迹将出现在木炭包的左侧
B.木炭包的质量越大,径迹的长度越短
C.传送带运动的速度越大,径迹的长度越短
D.木炭包与传送带间动摩擦因数越大,径迹的长度越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