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某力的大小为15N.它的一个分力大小为7N,则另一个分力的大小可以为
A.15N
B.7N
C.20N
D.25N
参考答案:AC
本题解析:分析:根据两个分力的合力在两个分力之差与两个分力之和之间,分析另一个分力的大小可能值.
解答:被分解力的大小为15N,若其中一个分为大小为7N,另一个分力的大小应在8N≤F≤22N范围,
所以可能为15N、20N.
故选:AC
点评:本题求解分力的范围与确定两个力的合力范围方法相同.基本题.也可以采用代入法,将各个选项代入题干检验,选择符合题意的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一铁块m被竖直悬挂的磁性黑板紧紧吸住不动,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铁块受到四个力作用,其中有三个力的施力物体均是黑板
B.铁块与黑板间在水平方向有两对相互作用力
C.铁块所受的磁力和弹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只有磁力大于弹力,黑板才能吸住铁块不动
参考答案:AB
本题解析:分析:首先对物块进行受力分析,如下图所示,物体静止受到平衡力,受力物体都是物块;一对相互作用力作用在两个不同物体上,一定是同种性质的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解答:

A、铁块受到四个力:重力G=mg,施力物体是地球;支持力N、摩擦力f、磁力T,这三个力的施力物体都是磁性黑板,A正确.
B、黑板对铁块有支持力,则铁块对黑板有压力,这两个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黑板对铁块有磁力,反过来,铁块对黑板有大小相等的磁力,这两个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所以水平方向有两对相互作用力;黑板对物块有摩擦力,则物块对黑板也有摩擦力作用,这两个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但这两个力在竖直方向;B正确.
C、D、铁块所受的磁力和弹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但不是相互作用力,C、D错误.
故选:A、B.
点评:掌握力的三要素,物体平衡的条件,正确区分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如图所示,P、Q叠放在一起,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在下列各对力中,属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有
A.P所受的重力和Q对P的支持力
B.Q所受的重力和Q对P的支持力
C.P对Q的压力和Q对P的支持力
D.Q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Q的支持力
参考答案:CD
本题解析:分析: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再根据牛顿第三定律来判断,要注意区分开“一对平衡力”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解答:A、P所受到的重力和Q对P的支持力,很显然,这两个力都作用在一个物体P上,它们是一对平衡力,故A错误.
B、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的,当把P从Q的上面去掉之后,Q对P的支持力没了,但Q受到的重力仍然存在,所以它们不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故B错误.
C、P对Q的压力和Q对P的支持力,它们是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故C正确.
D、Q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Q的支持力,它们是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故D正确.
故选CD.
点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一定是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并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同时产生同时消失,而平衡力不会同时产生和消失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根据分子动理 论,设当两个分子间距为r0时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相等,则
A.当两分子间距离大于r0时,分子间只存在引力作用
B.当两分子间距离小于r0时,随着距离减小,引力将减小、斥力将增大
C.当两分子间距离为r0时,分子势能最小
D.两分子间距离越大,分子势能越大;分子间距离越小,分子势能越小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关于以下各个力的概念,理解不正确的是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B.物体受到的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C.摩擦力总是和压力成正比
D.弹力的产生原因是物体发生弹性形变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分析: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重力、弹力、摩擦力是三大性质力.重力是由地球吸引而引起的,重力不等同于引力.而弹力是物体弹性形变时产生的,弹力方向总于接触面垂直.摩擦力有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之分.
解答:A、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并且总是成对出现.故A正确;
B、物体所受的重力是由地球的引力而引起的,但重力不是吸引力.所以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故B正确;
C、摩擦力有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之分,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正压力成正比.故C错误;
D、弹力的产生条件为与接触面接触,且发生弹性形变.故D正确;
不正确的,故选:C
点评:重力虽然由地球的吸引力而产生,但重力不是吸引力,重力在两极处才等于吸引力,否则总小于吸引力.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是接触面粗糙、物体间有弹力、且有运动或运动趋势.
本题难度:简单
That which is brief, if it be good, is good twice over. 精练的智语是双倍的明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