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我国航天计划的下一个目标是登上月球,当飞船靠近月球表面的圆形轨道绕行几圈后登陆月球,飞船上备有以下实验器材:
A.计时表一只;
B.弹簧测力计一把;
C.已知质量为m的物体一个;
D.天平一只(附砝码一盒).
已知宇航员在绕行时及着陆后各做了一次测量,依据测量的数据,可求出月球的半径R?及月球的质量M(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G)
(1)两次测量所选用的器材分别为______、______和______(用选项符号表示);
(2)两次测量的物理量是______和______;
(3)试用所给物理量的符号分别写出月球半径R和质量M的表达式R=______,M=______.
 
	参考答案:(1)重力等于万有引力
? mg=GmMR2
万有引力等于向心力:
?GmMR2=mR4π2T2?
由以上两式解得
? R=gT24π2---①
? M=g3T416π4G-----②
由牛顿第二定律
? F=mg------③
因而需要用计时表测量周期T,用天平测量质量,用弹簧秤测量重力;
故选ABC.
(2)由第一问讨论可知,需要用计时表测量周期T,用天平测量质量,用弹簧秤测量重力;
故答案为:飞船绕月球表面运行的周期T,质量为m的物体在月球上所受的重力F.
(3)由①②③三式可解得
? R=FT24π2m
? M=F3T416π4Gm3
故答案为:R=FT24π2m、M=F3T416π4Gm3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我国已于2011年9月末发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之后又发射“神舟八号”飞船并与“天宫一号”实现对接。某同学为此画出“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假想图如图所示,A代表“天宫一号”,B代表“神舟八号”,虚线为各自的轨道。由此假想图,可以判定 

[? ]
A.“天宫一号”的运行速率小于“神舟八号”的运行速率 
B.“天宫一号”的周期小于“神舟八号”的周期 
C.“天宫一号”的向心加速度小于“神舟八号”的向心加速度 
D.“神舟八号”适度减速有可能与“天宫一号”实现对接 
 
	参考答案:A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1998年8月20日,中国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为美国“铱”星公司成功发射了两颗“铱”星系统的补网星.1998年9月23日,“铱”卫星通讯系统正式投入商业运行,标志着一场通讯技术革命开始了.原计划的“铱”卫星通讯系统是在距地球表面780km的太空轨道上建立一个由77颗小卫星组成的星座.这些小卫星均匀分布在覆盖全球的7条轨道上,每条轨道上有11颗卫星.由于这一方案的卫星排布像化学元素“铱”原子的核外77个电子围绕原子核运动一样,所以称为“铱”星系统.后来改为由66颗卫星,分布在6条轨道上,每条轨道上11颗卫星组成,仍称它为铱星系统.“铱”星系统的66颗卫星,其运行轨道的共同特点是(  )
A.以地轴为中心的圆形轨道
B.以地心为中心的圆形轨道
C.轨道平面必须处于赤道平面内
D.铱星运行轨道远低于同步卫星轨道
 
	参考答案: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万有引力提供圆周运动向心力.
A、地球对卫星的万有引力指向地球球心,故铱星是以地心为圆形轨道,故A错误;
B、由A分析知B正确;
C、轨道平面只须经过地心即可,不一定与赤道平面共面,故C错误;
D、同步卫星轨道大约3.6万千米,故D正确.
故选B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同步卫星离地心距离为r,运行速率为V1,加速度为a1,地球赤道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加速度为a2,第一宇宙速度为V2,地球半径为R,则(  )
A.
=
B.=
C.=
D.=
 
	参考答案:AB、因为地球同步卫星的角速度和地球赤道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的角速度相同,
由a1=ω2r,a2=ω2R可得,a1a2=rR,故B正确,A错误;
CD、对于地球同步卫星和以第一宇宙速度运动的近地卫星,由万有引力提供做匀速圆周运动所需向心力得到:
mv21r=mGMr2,
mv22R=mGMR2 
得:v1v2=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嫦娥一号”和“嫦娥二号”飞行器绕月运动的轨迹都是圆,若两飞行器轨道半径分别为r1,r2,向心加速度分别为a1,a2,角速度分别为ω1,ω2。则 
[? ]
A.
B.
C.
D.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