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一个小石子从离地某一高度处由静止自由落下,在小石子下落通过A点时按动快门对小石子照相得到如图所示的照片,由于小石子的运动,它在照片上留下一条模糊的径迹AB。该爱好者用直尺量出轨迹的长度,如图所示.已知曝光时间为
s,重力加速度g="10" m/s2,则小石子出发点离A点约为( )

A.5 m? B.10 m? C.15 m? D.25 m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由图可知AB的长度为2cm,即0.02m,曝光时间为
s,所以AB段的平均速度的大小为
,由自由落体的速度位移的关系式 V2=2gh可得,
,所以A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自起点开始依次下落两段相等高度所经历的时间之比是( )
A.1:2
B.
:2
C.1:4
D.((+1)):1
参考答案:设两端高度为h,所用时间分别为t1和t2,
根据自由落体的位移公式,前一半高度和全程分别有
h=12gt12
2h=12g(t1+t2)2
则t1t1+t2=1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任何物体在同一地方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是相同的
B.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第1?s末、第2?s末、第3?s末速度之比为1:4:9
C.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第1?s内、第2?s内、第3?s内位移之比为1:4:9
D.重的物体落得快,轻的物体落得慢
参考答案:A、D、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是初速度为零,仅受重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加速度相同,等于g,故A正确,D错误;
B、自由落体运动速度公式v=gt,故第1 s末、第2 s末、第3 s末速度之比为1:2:3,故B错误;
C、位移公式h=12gt2,故前1s内、前2s内、前3s内位移之比为1:4:9,故第1 s内、第2 s内、第3 s内位移之比为1:3:5,故C错误;
故选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一个物体自距地面高为H的位置处自由下落(不计空气阻力),当它的速度到达着地速度的一半时,它下落的高度为? (? )
A.
B.
C.
D.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所以
,当其速度为着地速度的一半时,即
,所以
,故选B,
点评: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以下几个说法中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A.托马斯?杨利用双缝干涉实验有力地说明光是一种波动
B.爱因斯坦提出光是一种电磁波
C.麦克斯韦提出光子说,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光子说否定了光的波动性,证明光是一种粒子
D.机械波与光波都能产生干涉、衍射现象
参考答案:AD
本题解析:分析:根据物理学史和常识解答,记住著名物理学家的主要贡献即可.
解答:A、托马斯?杨利用双缝干涉实验有力地说明光是一种波动,故A正确
B、麦克斯韦提出光是一种电磁波,故B错误
C、普朗克提出光子说,爱因斯坦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光子说否定了光的波动性,证明光是一种粒子,故C错误
D、机械波与光波都能产生干涉、衍射现象,故D正确
故选AD.
点评:本题考查物理学史,是常识性问题,对于物理学上重大发现、发明、著名理论要加强记忆,这也是考试内容之一.
本题难度:一般
Nothing is worth more than a mind well instructed. 什么好也比不上教育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