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1873年奥地利维也纳世博会上,比利时出生的法国工程师格拉姆在布展中偶然接错了导线,把另一直流发电机发出的电接到了他自己送展的直流发电机的电流输出端.由此而观察到的现象导致了他的一项重要发明,从而突破了人类在电能利用方面的一个瓶颈.此项发明是( )
A.新型直流发电机
B.直流电动机
C.交流电动机
D.交流发电机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属于信息题,由题干“把另一直流发电机发出的电接到了他自己送展的直流发电机的电流输出端.”可知B对;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和测出引力常量的科学家分别是?
A.开普勒、卡文迪许
B.牛顿、伽利略
C.牛顿、卡文迪许
D.开普勒、伽利略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常识性知识,需要识记。正确答案为C。
本题难度:一般
3、简答题 某同学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采用如图1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1)为了完成实验,除了图中所示的器材外,还需要以下实验器材中的______
A.秒表B.天平C.弹簧测力计 D.毫米刻度尺E.低压交流电源
(2)探究小车加速度和力的关系:他先用垫木把长木板的一端垫高来平衡摩擦力.挂上小桶,每次往桶中加入适量的砂来改变小车受到的力,相应地测出小车获得的加速度.其中一次实验得到的纸带如图所示2所示.图中A、B、C、D、E、F、G是按打点先后顺序依次选取的7个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1s.根据图中数据可以求出这次实验中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甲、乙两同学用同一装置做实验,为方便对比,两个同学画图时横、纵轴坐标的标度都是一样的,各自得到了a~F图线如图3所示.图象的斜率不同说明两位同学使用器材中的______是不同的.

参考答案:(1)需要刻度尺测量计数点之间的距离大小,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低压交流电源,故ABC错误.D、E正确;
故选:DE.
(2)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1s,根据△x=at2得:
a=xDG-xAD(3T)2=(32.68-13.70)×10-2m-13.70×10-2m9×(0.1s)2=0.587m/s2:
(3)由图可知在拉力相同的情况下a乙>a甲,
根据F=ma可得a=Fm,即a-F图象的斜率等于物体质量的倒数,即m乙<m甲.故两人的实验中小车及车中砝码的总质量不同.
故答案为:(1)DE,(2)0.587,(3)小车及车中砝码的总质量.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实验题 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需要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 木板上,另一端系上两根细绳,细绳的另一端都有绳套。实验中需用两个弹簧秤分别勾住绳套,并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某同学认为在此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项:
A、两根细绳必须等长
B、橡皮条应与两绳夹角的平分线在同一直线上
C、在使用弹簧秤时要注意使弹簧秤与木板平面平行
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入相应的字母)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把一根长直导线平行地放在如图所示磁针的正上方附近,当导线中有电流通过时,磁针会发生偏转。首先观察到这个实验现象的物理学家是

A.奥斯特
B.爱因斯坦
C.牛顿
D.伽利略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这个实验是人类首次发现电流具有磁效应,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是奥斯特首先发现的,所以A选项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