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17世纪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在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时,提出了著名的斜面实验,其中应用的物理思想方法属于( ? )
A.等效替代
B.实验归纳
C.理想实验
D.控制变量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下列说法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A.开普勒发现了行星的运动规律
B.在18世纪已经发现的七个行星中,人们发现第七个行星——天王星的运动轨道,总是同根据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出来的结果有很大的偏差,于是有人推测,在天王星轨道外还有一个行星,是它的存在引起了上述的偏差
C.卡文迪许第一次在实验室里测出了引力常量
D.第八个行星是牛顿运用自己发现的万有引力定律,经大量计算而发现的,被称为“笔尖下发现的行星。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开普勒发现了行星运动规律,A对,在18世纪已经发现的七个行星中,人们发现第七个行星——天王星的运动轨道,总是同根据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出来的结果有很大的偏差,于是有人推测,在天王星轨道外还有一个行星,是它的存在引起了上述的偏差,德国的伽勒,英国的剑桥学生亚当斯独立发现了这个现象,B对D错;卡文迪许第一次在实验室里测出了引力常量,C对。
点评:本题考查了有关万有引力物理学史相关的知识,其中有些知识相对较冷门,需要留意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下列陈述中,请把符合事实的选出来:?(? )
A.法拉第发现的电磁感应现象使人类的文明跨进了电气化时代
B.第一个提到“动量守恒定律”的是英国科学家牛顿
C.氢原子从基态跃到激发态,可放出能量
D.核力与万有引力都是只有引力,没有斥力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动量守恒定律是根据牛顿定律推导出来的,第一个提到动量的人是笛卡尔,第一个提到守恒这个词汇的是惠更斯,所以B错;
氢原子从基态向激发态跃迁要吸收能量;C错;
核子不能无限靠近,即核力除表现为引力之外,在某些情况下表现为斥力.大体上说核子间的距离在0.8~1.5费米(1费米)之间表现为引力;小于0.8费米表现为斥力,大于4~5费米时核力急剧下降,几乎消失;大于10费米时,核力消失,D错;
故答案选A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已知A、B两物体的质量之比为5:3,所受合外力之比为2:1,则A、B的加速度之比为( )
A.5:6
B.6:5
C.3:10
D.10:3
参考答案: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 aA=FAmA,aB=FBmB
则A、B的加速度之比为aA:aB=FAmA:FBmB=6:5
故选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如图所示,一带电小球A,用绝缘细线拴住系在O点,在O点正下方固定一个带电小球B,A球被排开.当细线与竖直方向夹角为
时系统静止,由于支持B球的绝缘柄漏电,在B球电荷量缓慢减少的过程中,发现
逐渐减小,那么该过程中细线的拉力应该如何变化(A、B看作点电荷)

A.不变? B.变大? C.变小? D.无法判断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以小球为研究对象,球受到重力G,A的斥力F1和线的拉力F2三个力作用,作出受力图如图所示:

作出F1、F2的合力F,则由平衡条件得:F=G.根据
,得:
,则:
,在B带电量逐渐减少的过程中,OA、OB、G均不变,则线的拉力F2不变.故A正确,BCD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Time drops in decay. Like a candle burnt. 时间一点一滴流逝, 犹如蜡烛慢慢燃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