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用绝缘丝线连接在一起的A、B两个小球质量均为0.5kg,丝线伸直时两球距离l=3cm,A球带正电,B球带负电,带电荷量均为1×10-7 C。在光滑绝缘水平面上用力F拉小球B,结果两球保持3cm的距离不变,则拉力F的大小可能是 

[? ]
A.0.1N
 B.0.2N 
C.0.05N
 D.0.3N 
 
	参考答案:B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简答题  如图所示,在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m的物体,在水平拉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一段距离后到达一斜面底端,这时撤去外力物体冲上斜面,上滑的最大距离和在平面?上移动的距离相等,然后物体又沿斜面下滑,恰好停在平面上的出发点.已知斜面倾角θ=300,斜面与平面上的动摩擦因数相同.
(1)求物体开始受的水平拉力F?
(2)物体运动全过程用v-t图象表示,并画在坐标纸上.
 
	参考答案:(1)对于物体从开始运动到返回的整个过程,根据动能定理,有
F?L-2μmg?L-2μmgcos30°?L=0
对从最高点到返回出发点过程,有:
mgxsin30°-μmgcos30°x-μmgx=0
解得:μ=2-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简答题  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以不变的速度v向右运动,将工件轻轻放在传送带的左端,由于摩擦力的作用,工件做匀加速运动,经过时间t,速度变为v;再经时间2t,工件到达传送带的右端,求:

(1)工件在水平传送带上滑动时的加速度
(2)工件与水平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
(3)工件从水平传送带的左端到达右端通过的距离
 
	参考答案:(1)v/t? (2)v/gt? (3)2.5vt
	本题解析:(1)工件的加速度 a=v/t

(2)设工件的质量为m,则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ma
所以动摩擦因数?=
(3)工件加速距离
?
工件匀速距离
所以工件从左端到达右端通过的距离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实验小组利用DIS系统(数字化信息实验系统),观察超重和失重现象.他们在学校电梯内做实验,在电梯天花板上固定一个拉力传感器,测量挂钩向下,并在钩上悬挂一个重力为10 N的钩码,在电梯运动 过程中,计算机显示屏上出现如图所示图线,根据图线分析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时刻t1到t2,钩码处于失重状态,从时刻t3到t4,钩码处于超重状态
B.t1到t2时间内,电梯一定在向下运动,t3到t4时间内,电梯可能正在向上运动
C.t1到t4时间内,电梯可能先加速向下,接着匀速向下,再减速向下
D.t1到t4时间内,电梯可能先加速向上,接着匀速向上,再减速向上
 
	参考答案:AC
	本题解析:在t1-t2时间内F<mg,电梯具有向下的加速度,处于失重状态,t3-t4时间内F>mg,电梯有向上的加速度,处于超重状态,A正确.因电梯速度方向未知,故当速度方向向上时,则为向上减速或向上加速,当速度方向向下时,则为向下加速或向下减速,C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叠放A、B两滑块(B足够长),其中A的质量为1kg,B的质量为2kg,现有一水平作用力F作用于B上,A、B间的摩擦因数为0.2,当F取不同值时,(g=10m/s2)关于A的加速度说法正确的是(?)
A.当F=2N,A的加速度为2m/s2
B.当F=4N,A的加速度为2m/s2
C.当F=5N,A的加速度为2m/s2
D.当F=7N,A的加速度为2m/s2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B滑动的临界条件为A、B的摩擦力为最大静摩擦力,A、B的摩擦力最大静摩擦力为
,所以A产生的最大加速度为
,相对滑动时的加速度
,产生
的加速度的F最小值为
,D对。
故选D
点评:牛顿第二定律的整体法和隔离法应用时,有时先隔离算出加速度,在整体求合外力;有时先整体算出加速度,在隔离求个别物体受力
	本题难度:一般
	        
	  
      
      Wit is the salt of conversation,not the food. 风趣是谈话中的盐,而不是主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