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质点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8秒速度达到16m/s,然后匀速运动了5s,接着经4s匀减速运动到静止,则:
(1)第15秒末的速度大小是多少?
(2)质点运动的总位移是多少?
参考答案:匀加速运动过程中有:a1=vt1=2m/s2;
匀加速运动位移为:x1=12a1t21=64m
匀速过程中有:x2=vt2=80m
匀减速运动过程中有:a2=0-vt3=-4m/s2;
匀减速运动直到停止可以反过来看成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所以有:
v15=a2t=4×2=8m/s
位移为:x2=12a2t23=32m;
总位移为:x总=x1+x2+x3=176m
答:(1)第15秒末的速度大小是8m/s
(2)质点运动的总位移是176m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简答题 甲、乙两同学用不同的方法测定当地重力加速度g的数值:
甲同学用秒表测出一颗石子自由下落h(2米左右)所用的时间t,然后根据h=
gt2计算重力加速度g的数值.
乙同学将家里水龙头的滴水调节得很慢,使得某一滴水离开水龙头时前一滴刚好落到水龙头下方h米(约0.8米)的水盆中,测出n滴水下落的总时间t,再根据自由落体的知识计算重力加速度g的数值.
(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请填相应的字母)
A.乙同学的方案更为合理?B.甲同学的方案更为合理
(2)乙同学计算重力加速度g的计算式为g=______.
参考答案:(1)甲同学只做了一次,就代入公式计算重力加速度的大小,很显然,计算结果的误差太大,而乙是测出n滴水下落的总时间t,再求时间的平均值,这样的误差就小了,所以乙同学的方案更为合理.
(2)n滴水下落的总时间t,每一滴水的时间是tn,高度是h,代入h=12gt2可以得到?g=2hn2t2,
故答案为:(1)A;(2)2hn2t2.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填空题 某质点沿直线运动,其位移x和所用时间t满足方程2t2+5t=x,由此可知这个质点运动的初速度为______m/s,加速度为______m/s2,3s末的瞬时速度为______m/s.
参考答案:由x=v0t+12at2=5t+2t2,知v0=5m/s,a=4m/s2,
根据速度时间公式v=v0+at得,3s末的速度为17m/s.
故本题答案为:5,4,17.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2s内通过的位移是3m,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第1s内的位移1m
B.第3s内的平均速度是3m/ s
C.物体的加速度是6 m/s2
D.前3s内的位移是9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