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10分)在真空中的O点放一点电荷Q=1.0×10-9 C,直线MN过O点,OM=30cm,M点放一点电荷q=
C,如图所示。

求:(1)M点的电场强度大小;
(2)若M、 N两点的电势差为15V,则电荷q从M点移到N点,电势能变化了多少?
参考答案:(1) 100N/C?(2)电势能增加3×
本题解析:(1) 点电荷的电场强度
(2)WMN= qUMN=-3×
,静电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加3×
。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物体沿直线运动的v-t关系如图1所示,已知在第1秒内合外力对物体做的功为W,则? ( )

A.从第1秒末到第3秒末合外力做功为4W
B.从第3秒末到第5秒末合外力做功为-2W
C.从第5秒末到第7秒末合外力做功为W
D.从第3秒末到第4秒末合外力做功为0.75W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由题图知,第1秒末速度、第3秒末速度、第7秒速度大小关系:v1=v3=v7,由题知W=
mv12-0,则由动能定理知第1秒末到第3秒末合外力做功W2=
mv32-
mv12=0,故A错.第3秒末到第5秒末合外力做功W3=0-
mv32=-W,故B错.第5秒末到第7秒末合外力做功W4=
mv72-0=W,故C正确.第3秒末到第4秒末合外力做功W5=
mv42-
mv32;因v4=
v3,所以W5=-0.75 W.故D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直接接触的物体间才有力的作用
B.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
C.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才能产生弹力
D.只有施力物体却没有受力物体的力是不存在的
参考答案:CD
本题解析:分析: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具有物质性、矢量性、互相性.按力的性质可以将力分为重力、弹力、摩擦力等,其中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但不能说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产生弹力的条件是两物体直接接触并且有弹性形变.
解答:A.相距一定距离的两个磁铁间也有相互作用力,可见不直接接触的物体间也有作用力,故A错误;
? B.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但不能说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两者的大小和方向都不相同,故B错误;
? C.产生弹力的条件是两物体直接接触并且有弹性形变,故C正确;
? D.力具有物质性,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一个物体即是施力物体同时又是受力物体,只有施力物体没有受力物体的力是不存在的,故D正确.
故选CD.
点评:本题考察了力的基本概念,同学们要弄清楚力的定义、力的性质、力的分类等相关知识点,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
本题难度:简单
4、计算题 如图所示,地面和半圆轨道面均光滑。质量M=1kg、长L=4m的小车放在地面上,其右端与墙壁距离为S,小车上表面与半圆轨道最低点P的切线相平。现有一质量m=2kg的滑块(不计大小)以v0=6m/s的初速度滑上小车左端,带动小车向右运动。小车与墙壁碰撞时即被粘在墙壁上,已知滑块与小车表面的滑动摩擦因数
=0.2,g取m/s2。
小题1:求小车与墙壁碰撞时的速度;
小题2:要滑块能沿圆轨道运动而不脱离圆轨道,求半圆轨道的半径R的取值。

参考答案:
小题1:4m/s
小题2: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如图所示,水平光滑地面上停放着一辆质量为M的小车,小车左端靠在竖直墙壁上,其左侧半径为R的四分之一圆弧轨道AB是光滑的,轨道最低点B与水平轨道BC相切,整个轨道处于同一竖直平面内。将质量为m的物块(可视为质点)从A点无初速释放,物块沿轨道滑行至轨道末端C处恰好没有滑出。重力加速度为g,空气阻力可忽略不计。关于物块从A位置运动至C位置的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在这个过程中,小车和物块构成的系统水平方向动量守恒
B.在这个过程中,物块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为
C.在这个过程中,摩擦力对小车所做的功为
D.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摩擦生成的热量为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Every bird likes its own nest. 鸟均爱其巢;人皆爱其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