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中国飞人刘翔,2009年10月25日在泉城济南重新找回了昔日称霸赛场的美妙感觉,他在第十一届全运会男子110米栏决赛中以13秒34的成绩夺冠,成为全运会历史上首个获得该项目三连冠的运动员.关于比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110m是刘翔比赛中位移的大小
B.13秒34是刘翔夺冠的时刻
C.刘翔比赛中的平均速度约是7.58m/s
D.刘翔经过终点线时的速度一定等于8.25m/s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分析: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位移、路程概念的区别,明确时间间隔和时刻的区别;根据平均速度公式
正确求解平均速度的大小,理解瞬时速度的概念.
解答:A、在110米栏比赛中跑道为直道,因此其位移大小和路程大小相等,故比赛中刘翔的位移大小为110m,故A正确;
B、13秒34是刘翔整个比赛所用时间,是一段时间,不是时刻,故B错误;
C、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有:
,故C错误;
D、8.25m/s是刘翔整个比赛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不是经过终点线的瞬时速度,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涉及到的概念比较多,考查了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好基础是关键,要提高应用所学概念、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有一身高为H的田径运动员正在进行100m的国际比赛,在终点处有一位站在跑道旁边的摄影记者用照相机给他拍摄冲线运动情况。摄影记者使用的照相机设定曝光时间是△t,得到照片后测得照片中运动员的高度为h,运动员胸前号码布影象模糊部分的宽度是△L,由以上数据可以估算出(?)
A.曝光时间△t内运动员的位移;
B.运动员的冲线速度;
C.100m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
D.100m比赛过程中运动员的加速度
参考答案:AB
本题解析:运动员胸前号码上的模糊部分的宽度为△L,即为两次曝光时运动员的底片上的位移,根据运动员底片上的高度和实际高度的比例即可求得两次曝光的实际位移为:
,所以A正确;冲刺是的瞬时速度
,所以B正确;100m内的平均速度等于总位移除以总时间,因无法求得时间,所以无法求出平均速度,故C错误;比赛过程中运动员的加速度是变化的,无法求出.故D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3、计算题 一列士兵的队伍长120m,正以某一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因有紧急情况需要通知排头士兵,一名通讯员以不变的速率跑步从队尾赶到队头,又从队头返回队尾,在此过程中队伍前进了288m,求通讯员在这段往返时间内共走了多少m?
参考答案: 432m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设通讯员的速度为V1,队伍的速度为V2,通讯员从队尾到队头的时间为t1,从队头到队尾的时间为t2,队伍前进用时间为t.由通讯员往返总时间与队伍运动时间相等可得如下方程:t=t1+t2,即:
=
+
,整理上式得:6v12-5v1v2-6v22=0解上式得:v1=
将上式等号两边同乘总时间t,即v1t=
,v1t即为通讯员走过的路程s1,v2t即为队伍前进距离s2,
则有:s1=
s2=432m.
考点: 相遇问题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一质点在x轴上运动,每秒末的位置坐标如下表所示,则:
t ( s )
| 0
| 1
| 2
| 3
| 4
| 5
|
x ( m )
| 0
| 1
| 4
| -1
| -7
| 1
|
A.质点在这5s内做的是匀速运动
B.质点在这5s内做的是匀加速运动
C.质点在第5s内的位移比任何一秒内的位移都大
D.质点在第4s内的平均速度比任何一秒内的平均速度都大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质点在x轴上往复运动,质点的位移等于初末坐标之差,即△x=x2-x1,确定出前5s每1秒内的位移,再判断哪一秒内位移最大,位移大小是位移的绝对值,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根据题表数据可知质点在这5s内做非匀变速运动,在第5s内的位移比任何一秒内的位移都大且平均速度最大,本题选C。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某一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位移为零,则该物体不一定是静止的
B.在某一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路程为零,则该物体一定是静止的
C.在直线运动中,物体的位移大小等于其路程
D.在曲线运动中,物体的位移大小小于其路程
参考答案:ABD
本题解析:位移是反映位置变化的物理量,路程是轨迹实际长度,所以在某一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位移为零,则该物体不一定是静止的,在某一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路程为零,则该物体一定是静止的,在曲线运动中,物体的位移大小小于其路程。答案为ABD
点评:本题考查了位移和路程的区别与联系,一个是有方向的矢量,一个是只有大小的标量。
本题难度:一般
Too muh spoils, too little is nothing. 饭多会馊,饭少不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