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实验题 某同学做测定玻璃的折射率的实验,操作时将玻璃砖的界线aa′、bb′画好后误用另一块宽度稍窄的玻璃砖,如图甲所示.实验中除仍用原界线外,其余操作都正确,则测得的玻璃的折射率将__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参考答案:偏小
本题解析:分析得折射角增大,故折射率将减小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以下关于偏振片和增透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为减小光在照相机镜面处的反射,使景物更加清晰,可在照相机镜头前加一偏振片
B.照相机的增透膜厚度通常为绿光真空中波长的
C.立体电影利用了光的偏振原理、增透膜利用了光的干涉现象
D.用偏振片制成的眼镜与普通有色眼镜比较,通过前者看到的物体颜色不会改变
参考答案:A、为减小反射光在照相机镜面处的反射,使景物更加清晰,可在照相机镜头前加一偏振滤光片,利用光的偏振原理,使得反射光不能通透.故A正确;
B、照相机的增透膜,使得反射光发生干涉从而使其减弱,所以反射光的光程差等于光在增透膜的波长的12,则厚度通常为绿光在增透膜中波14,所以B错误;
C、立体电影利用了光的偏振原理,而光学镜头上的增透膜等都利用了光的干涉原理,故C正确;
D、用偏振片制成的眼镜仅仅是只能通过某一振动方向的光,所以与普通有色眼镜比较,通过前者看到的物体颜色不变.故D正确;
故选:AC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面有关光的干涉、衍射现象及光的本性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
A.在光的双缝干涉实验中,将入射光由绿光改为紫光,则条纹间隔变宽
B.白光经肥皂膜前后表面反射后,反射光发生干涉形成彩色条纹
C.著名的泊松亮斑是光的衍射现象
D.光的干涉、衍射现象说明光具有波动性,光电效应说明光具有粒子性;大量光子表现出波动性,少量光子表现出粒子性
参考答案:B C D
本题解析:根据双缝干涉条纹间距表达式
,紫光的波长小于绿光,所以将入射光由绿光改为紫光,则条纹间隔变窄,A选项错误;白光经肥皂膜前后表面反射后,反射光发生干涉形成彩色条纹,B选项正确;著名的泊松亮斑是光的衍射现象,C选项正确;光的干涉、衍射现象说明光具有波动性,光电效应说明光具有粒子性;大量光子表现出波动性,少量光子表现出粒子性, D选项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4、简答题 用a、b两单色光分别照射同一双缝干涉装置,在距双缝恒定距离的光屏上得到如图所示的干涉图样,其中图甲是单色光束a照射时形成的图样,图乙是单色光束b照射时形成的图样,则下列关于a、b两束单色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光束a照在某金属上恰能发生光电效应,则光束b照到该金属上不能发生光电效应
B.若两束光都能使某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则光束a照到该金属表面到电子逸出的时间间隔明显比光束b长
C.它们在真空中具有相同大小的传播速度
D.在相同条件下,光束a比光束b更容易产生明显的衍射现象
参考答案:A、a光照射产生的条纹间距大于b光照射产生的条纹间距,根据双缝干涉条纹的间距公式△x=Ldλ知,a光的波长大于b光的波长,则a光的频率小于b光的频率,所以若光束a照在某金属上恰能发生光电效应,则光束b照到该金属上一定能发生光电效应.故A错误.
B、光电子的发射几乎是瞬时的,无法比较电子逸出时间的间隔.故B错误.
C、在真空中各种色光的光速相同.故C正确.
D、因为a光的波长长,则a光比b光更容易产生明显的衍射现象.故D正确.
故选C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在阳光下,肥皂泡表面呈现出五颜六色的花纹,这是光的( )
A.反射现象
B.折射现象
C.干涉现象
D.偏振现象
参考答案:肥皂泡呈现彩色是光在前后膜的反射光叠加产生的,属于光的干涉.
故选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