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如图9所示,将轻弹簧放在凹形轨道上,一端与轨道的相应端固定,轨道放在水平桌面的边缘上,桌边悬一重锤。利用该装置可以找出弹簧压缩时具有的弹性势能与压缩量之间的关系。

(1)为完成实验,还需那些器材?答:?。
(2)如果在实验中,得到弹簧压缩量x和小球离开桌面后的水平位移s的一些数据如下表,则得到的实验结论是:?。
实验次数
| 1
| 2
| 3
| 4
|
x/cm
| 2.00
| 3.00
| 4.00
| 5.00
|
s/cm
| 29.20
| 45.05
| 60.52
| 75.40
|
?
参考答案:(1)白纸、复写纸、刻度尺?(2)弹性势能与压缩量的平方成正比
本题解析:(1)白纸、复写纸、刻度尺?(2)弹性势能与压缩量的平方成正比
本题难度:一般
2、实验题 如图所示,螺旋测微器的读数为?mm,20分度的游标卡尺读数为?mm。
参考答案:6.766-6.769? 104.05
本题解析:螺旋测微器的读数为:
螺旋测微器固定刻度为
,可动刻度为
,所以最终读数为
.
游标卡尺的主尺读数为
,游标读数为
所以最终读数为104.05mm.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游标卡尺读数的方法,主尺读数加上游标读数,不需估读.以及螺旋测微器的读数方法,固定刻度读数加上可动刻度读数,在读可动刻度读数时需估读.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一木块放在水平地面上关于木块和地面间的弹力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地面受压而发生弹性形变,地面受到了弹力,而木块没有发生形变,所以木块不受弹力
B.木块也受到了弹力,原因是木块发生了形变
C.木块受到弹力的原因是地面发生了形变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参考答案:A、B地面受压而发生弹性形变,地面受到了弹力,而木块也发生形变,所以木块也受弹力,AB错误;
C、木块受到弹力的原因是地面发生了形变,地面要恢复形变,对与之接触的木块产生了弹力作用,C正确;
故选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简答题 弹簧受到拉力越大,弹簧伸长量就越大,某同学在竖直悬挂的弹簧下挂钩码,探究拉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表中数据是该同学在弹簧弹性限度内记录的实验数据.(g=10N/kg)
钩码质量m/g | 0 | 30 | 60 | 90 | 120 | 150 弹簧总长度l/cm 6.0 7.2 8.4 9.6 10.8 12.0
|
(1)根据实验数据在如图所示坐标系中作出拉力F跟弹簧伸长量x的关系图象(弹簧的伸长量等于总长减去弹簧未挂钩码时的长度)
(2)根据图象得到弹簧的劲度系数是______N/m.
参考答案:(1)F1=m1g=0.03kg×10N/kg=0.3N;X1=L1-L0=7.2cm-6.0cm=1.2cm

F2=m2g=0.06kg×10N/kg=0.6N;X2=L2-L0=8.4cm-6.0cm=2.4cm
F3=m3g=0.09kg×10N/kg=0.9N;X3=L3-L0=9.8cm-6.0cm=3.8cm
F4=m4g=0.12kg×10N/kg=1.2N;X4=L4-L0=10.8cm-6.0cm=4.8cm
F5=m5g=0.15kg×10N/kg=1.5N;X5=L5-L0=12.0cm-6.0cm=6.0cm
才用描点法画出图象,如右图.
(2)图线的斜率k=1.50.06N/m=25N/m.则弹簧的劲度系数为25N/m.
故答案为:(1)如图所示,(2)25.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实验题 (12分)在用自由落体运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时,某同学按照正确的操作选得纸带如图所示.其中O点是起始点,A、B、C是打点计时器连续打下的三个点,该同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O点到A、B、C各点的距离,并记录在图中(单位cm).已知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Hz,重锤质量为m=2kg,当地重力加速度g=9.80m/s2.

(1)用公式mv2/2=mgh时,对纸带上起始点的要求是?,为此目的,所选择的纸带一、二两点间距应接近?mm
(2)根据上图所得数据,取O点到B点的运动过程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该段过程重锤重力势能的减小量为_________J,物体从O点到B点过程动能的增加量为__________J(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这样他发现重力势能的减小量__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动能的增加量,造成这一误差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纸带算出相关各点的速度υ,量出下落距离h,则以V2为纵轴,以h为横轴画出的图线应是如下图中的?.

参考答案:(1)纸带的第一个点O为纸带的起始点 , 2mm?(2)2.43 J,? 2.40J, 大于;?重锤拉着纸带落下时受到了阻力?(3) C
本题解析:(1)用公式
mv2=mgh时,对纸带上起点的要求是重锤是从初速度为零开始,
打点计时器的打点频率为50 Hz,打点周期为0.02 s,重物开始下落后,在第一个打点周期内重物下落的高度所以所选的纸带最初两点间的距离接近2mm,h=
gT2=×9.8×0.022?m≈2 mm.
(2)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vB=
=1.55m/s,重锤的动能EKB=
mvB2=2.40J
从开始下落至B点,重锤的重力势能减少量△Ep=mgh=2×9.8×0.1242J=2.43J.
得出的结论是在误差允许范围内,重物下落的机械能守恒.
(3)利用
v2-h图线处理数据,从理论角度物体自由下落过程中机械能守恒可以得出:mgh=
mv2,即
v2=gh,所以以
v2为纵轴,以h为横轴画出的图线应是过原点的倾斜直线,也就是图中的C.
故选C.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