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实验题 如图:螺旋测微器的示数为?mm;游标卡尺的示数为?cm。
参考答案:4.700? 10.015
本题解析:螺旋测微器的固定刻度读数为4.5mm,可动刻度读数为0.01×20.0mm=0.200mm,所以最终读数为4.700mm.游标卡尺的固定刻度读数为100mm,游标读数为0.05×3mm=0.15mm,所以最终读数为100.15mm=10.015cm.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的读数方法,游标卡尺读数的方法是主尺读数加上游标读数,不需估读.螺旋测微器的读数方法是固定刻度读数加上可动刻度读数,在读可动刻度读数时需估读.
本题难度:一般
2、实验题 (4分)在“验证牛顿运动定律”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有一位同学通过实验测量作出了图乙中的A图线.试分析:
①A图线不通过坐标原点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A图线上部弯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①没有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够
②未满足钩码质量远小于小车质量
本题解析:①A图线不通过坐标原点,根据F-f=ma,摩擦力没有平衡,导致有拉力时没有加速度。
②此实验是在钩码质量远小于小车质量的前提下,把钩码的重力认为是小车的合力,当钩码质量较大时钩码加速下落,绳子中的拉力会明显小于钩码的重力,就会出现A图线上部弯曲的现象。
本题难度:简单
3、实验题 (18分)在研究某物体的运动规律时,打点计时器打下如图所示的一条纸带.已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为50 Hz,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四个打点未画出.则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 s;由纸带上的数据可知:打E点时物体的速度v=________,物体运动的加速度a=________(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参考答案:0.1?0.25 m/s 0.30 m/s2
本题解析:由于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因此打点的时间间隔为0.02s,而每5个取一个计数点,因此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0.02
5=0.1s;
E点恰好为DF的中间时刻,因此打E点的速度为DF间的平均速度,
即
;
根据
可求物体的加速度

本题难度:一般
4、填空题 下图为接在50Hz低压交流电源上的打点计时器,在纸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打出的一条纸带.图中所示的是每5个计时间隔所取的记数点,但第3个记数点没有画出.由图数据可求得:该物体的加速度为?,打第3个记数点时该物体的速度为?m/s.
参考答案:0.733? 0.47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实验题 某同学在研究运动的实验中,在小方格纸上画出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轨迹以后,又在轨迹上取出a、b、c、d四个点(轨迹已擦去)。已知小方格的边长L=2.5cm,g取10m/s2。请你根据小方格纸上的信息,通过分析计算完成下面几个问题:

(1)根据水平位移,求出小球平抛运动的初速度v0 =________;
(2)从抛出点到b点所经历的时间tb =________。
参考答案:(1)1m/s(2)0.075s
本题解析:平抛运动水平方向为匀速直线运动,竖直方向为自由落体运动,设相邻两点间的时间间隔为
,由
,
可得,
,由
得
;
点评:中等难度。本题没有记录小球抛出点的位置,关键是利用竖直方向为自由落体运动,用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求出相邻两点间的时间间隔来计算初速度。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