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填空题 如图所示是甲、乙两位同学从“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得到数据后画出的小车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则由图分析可知:甲的实验误差比乙的实验误差______(填“大”或“小”),哪位同学在实验中处理纸带时舍掉了开头一些密集的点迹?______同学(填“甲”或“乙”).
参考答案:从图象中可以看出乙图上点几乎都在一条直线上,而甲图中有一些点偏离了直线.
所以甲的实验误差比乙的实验误差大,
甲图中t=0时速度为零,乙图中t=0时速度不为零.
所以乙同学在实验中处理纸带时舍掉了开头一些密集的点迹
故答案为:大 乙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简答题 (1)某同学用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研究小车匀变速运动规律,使用的是______(填“交”或“直”)流电,工作电压为______V.
(2)(每空1分,共3分)该同学根据所学知识,设计了如下步骤:
①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斜面上,接好电路;
②把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并把它的一端固定在小车车尾;
③______
④______
⑤______
请把下面对应的实验步骤填到上面的③④⑤中:
A.换上纸带,重复三次,选择一条较理想的纸带;
B.把小车停放靠近打点计时器,通电源后放开小车;
C.接断开电源,取下纸带
(3)(第一空1分,后面两空每空2分,共5分)选择一条理想的纸带如图三所示,从比较清晰的点开始起,分别标上0、1、2、3、4…每两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没画出来,则从0到1间小车运动的时间是______s,量得1与2两点间的距离s1=40mm,2与3两点间的距离s3=60mm,则小车在2点的速度为______m/s,小车的加速度为______m/s2.

参考答案:(1)某同学用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研究小车匀变速运动规律,使用的是交流电,工作电压为220V.
(2)根据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具体的实验步骤为:
①木板平放,并使滑轮伸出桌面,把打点计时器固定,连接好电路. ②穿纸带;挂钩码.
③先接通电源,然后放开小车,让小车拖着纸带运动,打完一条后立即关闭电源.
④换纸带,加钩码,再做二次.
⑤处理纸带,解出某位置的速度和运动过程的加速度.
故答案为:B、C、A
(3)由于每两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没画出来,所以相邻的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1s,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v2=s1+s32T=(40+60)×10-32×0.1=0.5m/s,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x=aT2,
x23-x12=s3-s1=aT2
a=(60-40)×10-30.12m/s2=2m/s2,
故答案为:交,220;B、C、A;0.1,0.5,2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填空题 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如图2所示给出了从0点开始,每5个点取一个计算点的纸带,其中1、2、3、4、5、6都为计数点,测得x1=1.40cm,x2=1.90cm,x3=2.38cm,x4=288cm,x5=3.39cm,x6=3.87cm,那么:V1=______m/s;小车加速度a=______m/s2.

参考答案:在匀变速直线匀速中时间中点的瞬时速度大小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所以有:
v1=x1+x22T=(1.40+1.90)cm2×0.1s=0.165m/s
根据逐差法有:
x6-x3=3a1T2? ①
x5-x2=3a2T2? ②
x4-x1=3a3T2? ③
a=a1+a2+a33? ④
联立①②③④带入数据解得:a=0.5m/s2.
故答案为:0.165;0.5.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游客乘坐过山车时,在圆弧轨道最低点处获得的向心加速度达到2g(g为重力加速度),那么在此位置时座椅对游客的作用力相当于游客重力的( )
A.1倍
B.2倍
C.3倍
D.4倍
参考答案: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N-mg=ma,解得N=mg+ma=3mg,则座椅对游客的作用力是重力的3倍.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如图所示,汽车以速度v通过一圆弧式的拱桥顶端时,关于汽车受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的向心力就是它所受的重力
B.汽车的向心力就是它所受的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方向指向圆心
C.汽车受重力、支持力、牵引力、摩擦力和向心力的作用
D.汽车以速度v达到某一数值时有可能飞离桥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