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填空题 (1)关于“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关系”的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
A.本实验用悬挂钩码的方法给弹簧施加拉力,要保证弹簧位于竖直位置,待钩码平衡时再读出弹簧的长度
B.用刻度尺测量出的弹簧长度可近似认为是弹簧的伸长量
C.实验结束后作图象时,要把所有的点都连接起来,才能探索得到真实的规律
D.如果实验时没有测量弹簧的原长,用弹簧的长度lE.代替弹簧的伸长量x,作出的F-lF.图象不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
(2)为了减小本实验的误差,请提出一个合理的建议:______.
参考答案:(1)A、用悬挂钩码的方法给弹簧施加拉力,要保证弹簧位于竖直位置,使钩码的重力等于弹簧的弹力,要待钩码平衡时再读读数.故A正确.
? B、弹簧的长度不等于弹簧的伸长量.故B错误.
? C、描点作图时,将偏离比较远的点舍去,图线若为直线,大部分点应落在直线上或分居直线两侧.故C错误.
? D、根据胡克定律F=kx,x为形变量,知弹簧的弹力与形变量成正比,但是弹力与弹簧长度的关系图线不过原点.故D正确.
故选AD.
(2)为了减小误差,在选择实验器材时,应选取质量和劲度系数小的弹簧做实验;也可以用传感器采集数据后作图象.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实验题 (9分)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电源,通常的工作电压为?.利用打点计时器《探究小车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给出了某次实验中的纸带,其中0、1、2、3、4、5、6都为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的间还有四点(未画出),电源频率50Hz.从纸带上测得:X1=1.50cm,X 2=2..00cm,X3=2.50cm,X4=3.00cm,X5=3.50cm,X6=4.00cm。(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通过纸带分析可知,小车的速度在?(填“增大”或“减小”)(2)每相邻两个计数点的时间间隔是?s(3) 计数点0到计数点6的平均速度是?m/s(4)计数点4的速度为?m/s(5)小车运动的加速度是?m/s2
参考答案:交流? 4~6V?(1)增大?(2)0.10s?(3)0.28m/s?(4)0.33m/s?(5)0.50m/s2
本题解析: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交流电源的计时仪器,工作电压为4~6V
(1)由于相邻计数点时间间隔相同,而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在增大,所以小车的速度在增大
(2)由于电源频率为50Hz,所以相邻计数点时间间隔
(3)计数点0到计数点6的平均速度
(4)计数点4的速度
(5)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任意两个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都相等,即
,解得
本题难度:一般
3、实验题 一游标卡尺的主尺最小分度为1mm,游标上有20个小等分间隔,用此卡尺来测量小球的直径如图所示,则其直径为 ?mm。
参考答案:小球的直径为9.00 mm。
本题解析:游标卡尺为20分度,最小刻度代表的是0.05mm,主尺读数为9mm,游标尺读数为0×0.05mm,由此可知读数为9.00 mm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注意游标卡尺的分度值和估读位
本题难度:简单
4、实验题 (6分)某同学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时,利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来测量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交流电的周期为T。该同学在实验中选取一条纸带,如图所示,在纸带上取6个计数点(每2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其中1、2、3点相邻,4、5、6点相邻,在3点和4点之间还有若干个点.X1是1、3两点的距离,X3是4、6两 点的距离,X2是2、5两点的距离.

(1)测出X1、X2、X3后,则点2速度的表达式v2=?;
(2)若交流电的周期为0.02 s,该同学测得
?根据数据求得物体运动加速度a=?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参考答案:(1)
?(2) 2.50(每空3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填空题 在“研究弹簧的形变量与外力的关系”实验中,将弹簧水平放置,测出其自然长度,然后竖直悬挂让其自然下垂,在其下端竖直向下施加外力F,实验过程是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进行的,用记录的外力F与弹簧的形变量x作出的F-x图线如图所示.
(1)由图求出弹簧的劲度系数,即k=______N/m.
(2)图线不过原点的原因是:______.

参考答案:(1)在F--x图象中,斜率表示劲度系数,故有:k=△F△x=73.5×10-2N/m=200N/m
(2)由于弹簧自身重力引起了伸长量,故图线不过原点的原因,故填:由于弹簧自身重力引起了伸长量
故答案为:(1)200N/m;(2)由于弹簧自身重力引起了伸长量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