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实验题 某同学用图8所示的装置,通过半径相同的A、B两球的碰撞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要证明的是动量守恒定律的成立,即m1v1=m1v1′+m2v2′。按这一公式的要求需测量两小球的质量和它们碰撞前后的水平速度,但实验中我们只需测量两小球的质量和飞行的水平距离。这是由于小球碰撞后做
?运动,各次下落的高度相同,因而它们下落的_________也是相同的,测出小球飞行的水平距离,就可用水平距离代表小球的速度了,所以此实验中验证动量守恒式是?。

参考答案:平抛 ;?时间?;
本题解析:小球从斜槽末端做平抛运动,由于落地时间相同,因此动量守恒式子两边同时乘以落地时间t可得:m1v1t=m1v1′t+m2v2t,其中v1t=
,v1′t=
,v2 t=
,
因此式子可写成
。
本题难度:一般
2、实验题 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的实验中,要用到打点计时器:
(1)打点计时器是一种计时仪器,其电源频率为50Hz,常用的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计时器使用的是________(填“直流电源”或“交流电源”),它们是每隔_______s打一个点。
(2)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和让纸带开始运动,这两个操作之间的时间顺序关系是(?)
A.先接通电源,后让纸带运动
B.先让纸带运动,再接通电源
C.让纸带运动的同时接通电源
D.先让纸带运动或先接通电源都可以
参考答案:(1)交流电源 ?0.02s (2)A
本题解析:根据打点计时器的工作原理,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交流电源,每隔0.02s打一个点。使用中先接通电源打点再释放纸带,A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3、简答题 在一次研究型课的活动中,某小组提出了测量一种棉线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的课题,其中一位同学提出了运用一个已知质量为m的钩码和一把米尺进行测量的方案.首先,他把钩码直接悬挂在这种棉线上,结果棉线没有断,而且没有发生明显伸长.然后该同学进行了一系列的测量和计算,得出了该棉线能承受的最大拉力.请你根据该同学已具有的上述器材,回答下列问题:
(1)请在方框内画出实验方案的示意图(标出需测量的量);
(2)实验中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______;
(3)棉线能承受的最大拉力F的表达式是:F=______.
参考答案:(1)将棉纱线两端靠拢,在底端悬挂质量为m的钩码,将棉纱线两端逐渐远离,直到棉纱线刚好拉断.
根据共点力平衡得棉纱线上最大承受的拉力在竖直方向合力和钩码重力相等,根据三角函数关系求得最大承受的拉力.

(2)实验中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棉纱线的长L和刚好拉断时两悬点间的距离l.
(3)棉纱线刚好拉断时,对钩码进行受力分析,

根据共点力平衡得棉纱线上最大承受的拉力在竖直方向合力和钩码重力相等,
根据几何关系得:cosθ=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实验题 (1)(12分)某同学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主要步骤如下:




A.在桌面上放一块方木板,在方木板上铺一张白纸,用图钉把白纸钉在方木板上;
B.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A点,在橡皮条的另一端拴上两条细绳,细绳的另一端系着绳套;
C.将两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绳与橡皮条的结点达到某一位置O,记下O点的位置,读出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D.按选好的标度,用铅笔和刻度尺作出两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1和F2的图示,并用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合力F′;
E、用一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套拉橡皮条使其伸长,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记下细绳的方向,按同一标度作出这个力F的图示;
F.比较力F′与F的大小和方向。
上述步骤中:
①有重要遗漏内容的步骤序号中?和?;遗漏内容分别是?和? __
②若他将遗漏内容补上后,如图(a)所示,是他利用坐标纸记下的橡皮筋结点位置O点及两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试在图(a)中作出无实验误差情况下F1和F2的合力图示,并用F′表示此力。
③图(b)是甲和乙两位同学分别做以上实验时得到的结果,其中哪一个比较符合实验事实?(力F是只用一只弹簧测力计拉时的图示)__________?
(a)? (b)
(2)(8分) ①某同学用如右图所示装置做“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若他在图示状态下开始做实验,请指出图中的主要错误是(至少写两项):?、?。
②该同学要探究小车的加速度a和质量M的关系,应该保持?;若该同学要探究加速度a和拉力F关系,应该保持?不变;
③他在实验中得到如下图所示纸带,纸带上的计数点用A、B、C、D、E表示。根据图上数据,小车经过B点时的速度是?m/s。(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s)(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参考答案:
(1)(12分)①B和E(各1分)?
B应同时记下两细绳的方向 (2分)? E应将橡皮条的结点拉到O点 (2分)
②作图 (4分)?③A(2分)
(2) (8分) ①没有平衡摩擦力?细线与木板没有保持水平?打点计时器没有使用交流电源?实验开始前小车没有靠近打点计时器等 (每项2分)
②F不变? M不变 (各1分)?③
m/s (2分)
本题解析::(1)力的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力的图示法可以表示出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因而要表示出分力,必修先测量出其大小和方向,故步骤B中遗漏了方向;合力与分力是一种等效替代的关系,替代的前提是等效,实验中合力与分力一定产生相同的形变效果,故步骤E中遗漏了使结点到达同样的位置;
合成的理论是平行四边形定则,故合力的理论值为F′;合力的实际值应通过实验直接测量,不需要用平行四边形定则理论,故实际值为F;
(2)安装仪器时我们需要注意:①平衡摩擦力,将木板一端垫高;②细线与木板平行,保证拉力在小车前进的方向上;③打点计时器需要用交流电源;④释放小车时应让小车从靠近计时器处释放,在纸带上打上尽量多的点;
本实验用到控制变量法,
纸带中B点瞬时速度是前4段位移的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
可求的。
本题难度:一般
5、实验题 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中
(1)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A.理想实验法 ?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2)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实验时应?(?)
A.拉橡皮条的绳细一些且长一些,实验效果较好
B.拉橡皮条时,弹簧秤、橡皮条、细绳应贴近木板且与木板平面平行
C.实验中,先将其中一个弹簧秤沿某一方向拉到最大量程,然后只需调节另一个弹簧秤拉力的大小和方向,把橡皮条另一端拉到O点
D.拉力F1和F2的夹角越大越好
(3)如图所示,若先用互成锐角的两个力F1和F2将橡皮条的结点拉到位置O,然后保持读数是F2的弹簧秤的示数不变而逐渐增大β角,在此过程中,若要保持O点位置不动,则另一个弹簧秤拉力F1的大小和方向与原来相比可能发生怎样的变化?( ? )

A.F1一直变大,角α先变大后变小?
B.F1一直变大,角α先变小后变大
C.F1一直变小,角α先变大后变小
D.F1一直变小,角α先变小后变大
参考答案:(1)B(2)AB(3)A
本题解析:(1)在实验中,用一个力和用两个力拉动时,应保证合力与两分力的效果相同,故必须要拉到同一点,所以利用了等效替代法,B正确,
(2)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实验时应拉橡皮条的绳细一些且长一些,拉橡皮条时,弹簧秤、橡皮条、细绳应贴近木板且与木板平面平行减小实验摩擦,故选AB,
(3)要保证结点不动,应保证合力不变,则由平行四边形定则可知,合力不变,增大
?角,即
?方向远离合力方向,则F1一直变大,角α先变大后变小;
点评:在应用时要注意做出平行四边形进行动态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Life is long if you know how to use it. 只要你善于利用它,生命就是长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