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实验题 (9分)某同学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电源频率f=50 Hz.在纸带上打出的点中,选出零点,每隔4个点取1个计数点,因保存不当,纸带被污染,如图所示,A、B、C、D是依次排列的4个计数点,仅能读出其中3个计数点到零点的距离:
,
=126.5mm,
=624.5mm.

若无法再做实验,可由以上信息推知:
①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s;
②打C点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取2位有效数字);
③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用
、
、
和
表示).
参考答案:① 0.1 ② 2.5m/s ③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①因相邻的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计时点,故
②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可知:
③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判别式可得:
,
,
,故
,所以
.
本题难度:一般
2、简答题 关于弹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书对桌面压力的方向垂直于桌面
B.书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都是弹力
C.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的大小与弹簧的长度成正比
D.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的大小与弹簧的伸长量成正比
参考答案:A、弹力的方向垂直于接触面,所以书对桌面压力的方向垂直于桌面,故A正确.
B、压力和支持力都属于弹力,故B正确.
C、根据胡克定律F=kx,其中x为弹簧的形变量,而不是弹簧的长度,故C错误,D正确.
故选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实验题 某同学用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查得当地重力加速度g=9.80m/s2,测得所用重物的质量为1.00kg。小李同学选用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把运动的起始点记作O,另选连续3个点A、B、C作为测量点,且A、B、C各点到O点的距离如图2所示。根据以上数据,可知重物由O点运动到B点过程中,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等于?
J,动能的增加量等于??J(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参考答案:2.25;2.21
本题解析:重力势能减小
=1×9.8×23×10-2J=2.25J,B点速度为

,所以动能增量为
=2.21J
本题难度:一般
4、实验题 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在“研究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图中A、B、C、D、E是按打点先后顺序依次选取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1s。由此可以判断小车做?(选填“加速”或“减速”)运动;计数点C对应物体的瞬时速度为?m/s。小车的加速度是________m/s2
参考答案:加速,0.676? 1.58
本题解析:由于小车的间隔越来越大 ,所以物体速度应该越开越快,即加速运动。其中
,加速度为
,所以加速度为 1.58m/s2
点评:本题考查了利用打点计时器来求速度和加速度的方法。这类问题在实验题中常常碰见,也是常用的方法。
本题难度:简单
5、实验题 (1)如图实一-8甲所示,某同学将一端固定有滑轮的长木板水平放置在桌面上,利用钩码通过细绳水平拉小车,让小车从静止开始运动,利用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记录小车的运动情况.如图乙所示,其中O点为纸带上记录到的第一点,A、B、C是该同学在纸带上所取的
一些点.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 Hz(打点计时器每隔0.02 s打一个点),利用图中给出的数据,算出打点计时器打下B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vB=_____m/s,小车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a=_____m/s2.(结果均保留3位有效数字)

(2)某同学在探究摩擦力的实验中采用了如图12所示的操作,将一个长方体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然后用一个力传感器对木块施加一个水平拉力F,并用另外一个传感器对木块的运动状态进行监测,表中是记录的实验数据.木块的重力为10.00 N,重力加速度g="9.80" m/s2,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答案保留3位有效数字):


木块与桌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fm一定不小于__? _?N;木块匀加速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f = _______N.
参考答案:(1)1.03? 1.
34?(2) 4.01? 4.01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Idleness is the root of all evils. 懒惰是万恶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