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1)小球飞离D点时的速度;
(2)小球从B点到D点过程中克服摩擦所做的功
(3)小球再次进入圆管后,能否越过C点?请分析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1)
?(2)
?(3)
,故小球能过C点
本题解析:(1)小球飞离D点做平抛运动,
有
?(1)
?(2)
由(1)(2)得
?(3)
(2)设小球从B到D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功
,
在A到D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有
?(4)
代入计算得,
?(5)
(3)设小球从C到D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功
,
根据动能定理,有
?(6)
代入计算得,
?(7)
小球从A到C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功
,
根据动能定理,有
?(6)
?(7)
小球再次从D到C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功
,
根据动能定理,有
?(8)
?(9)
小于过BE段时摩擦力大小随速度减小而减小,摩擦力做功也随速度减小而减小。第二次通过BC段与CE段有相等的路程,速度减小(10)
所以
?(11)
由此得
,故小球能过C点。?(12)
说明:(1)(2)(3)(5)每式2分,(4)3分,其余各1分,共18分。
本题难度:一般
2、计算题 如图所示,一长为
的木板,倾斜放置,倾角为45°,现有一弹性小球,从与木板上端等高的某处自由释放,小球落到木板上反弹时,速度大小不变,碰撞前后,速度方向与木板的夹角相等,欲使小球一次碰撞后恰好落到木板下端,则小球释放点距木板上端的水平距离为___________。

参考答案:L/5
本题解析:设小球自由下落的时间为t1,则小球反弹时的速度v=gt1,t1=
,小球一次碰撞后做平抛运动且恰好落到木板下端,高平抛运动的时间为t2,则水平分位移x=vt2,竖直分位移y=
,由题意
,可求t2=
=2t1,由H=
,得自由落体下落的高度与平抛运动下落的高度之比为1:4,由几何关系木板的竖直高度为L,则碰撞点距下落点的高度为
,由几何关系小球释放点距木板上端的水平距离也为
。
本题难度:一般
3、简答题 从空中同一地点沿水平方向同时抛出两个小球,它们的初速度方向相反、大小分别为v01和v02,求经过多长时间两小球速度方向间的夹角为90°?

参考答案:若其中一个球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则另一个小球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90°-θ.有tanθ=gtv01,tan(90°-θ)=gtv02.则 gtv01=v02gt,
解得:t=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填空题 (6分,每空3分)如右图所示是利用闪光照相研究平抛运动的示意图。小球A由斜槽滚下,从桌边缘水平抛出,当它恰好离开桌[边缘时,小球B也同时下落,用闪光相机拍摄的照片中B球有四个像,相邻两像间实际下落距离已在图中标出,单位cm,如图所示。两球恰在位置4相碰。则两球经过?s时间相碰, A球离开桌面时的速度为?m/s。(g取10m/s2)

参考答案:? 0.3??s; ?1.5??m/s
本题解析:相遇时,B下落的高度
,B为自由落体运动,
计算得
。A为平抛运动,
计算得初速度
本题难度:一般
5、简答题 在做“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这一实验时,下面哪些说法是正确的______
A、安装弧形槽时,必须使槽末端的切线方向保持水平;
B、每次进行实验时,都要让小球从同一位置开始由静止释放;
C、在实验过程中,小球与槽的摩擦不可避免,但这并不影响实验结果;
D、为了得到实验结果,不要忘记用天平称出小球的质量.
参考答案:A、只有斜槽的末端保持水平,小球才具有水平初速度,其运动才是平抛运动,故A正确;
B、每次释放小球的位置必须相同且由静止释放小球,是为了使小球有相同的初速度,故B正确;
C、该实验成功的关键是小球能否以相同的速度水平抛出,因此要求小球要从同一位置静止释放,至于轨道是否光滑,小球是否收到摩擦阻力,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故C正确;
D、该实验无需测量小球的质量,故D错误.
故选AB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