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如图所示,某同学仿照“过山车”轨道为一个质量m=0.1kg小滑块设计了轨道.AB为一较长的斜面轨道,与小滑块间的动摩擦因数?=0.2,其它轨道光滑.AB轨道与水平轨道BC成θ=45°,且与BC平滑连接(不计通过B点时的动能损失).小滑块从AB轨道高H=1m处由静止滑下,滑入轨道BC,后从C点进入半径R=0.2m?圆形轨道内侧,转动一周后从C点滑出,再沿水平轨道CE继续运动,最后从E点飞出,落入水平轨道下方h=0.2m的浅槽FG中,浅槽的高度不计,长度L=1.0m.?g取10m/s2,小滑块在运动过程中可视为质点.

(1)小滑块到达斜面底端B时速度大小
(2)小滑块到达圆轨道最高点D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
(3)若要小滑块按设计要求完成全部运动,该同学无初速释放小滑块的初始高度应
满足怎样的条件?
参考答案:(1)小球从A到B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可得
mgH-μmgcosθ×Hsinθ=12mvB2
得?VB=4m/s?
(2)小球到D时,从释放点到D点由动能定理可得:
mg(H-2R)-μmgcosθ×Hsinθ=12mvD2
在最高点,轨道对球向下的支持力为N,有
N+mg=mvD2R?
得?N=3N?
由牛顿第三定律知,滑块经D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为N′=3N
(3)设小球恰可以到达圆轨道的最高点,对应的高度为H1,
由圆周运动的规律可知,最高点时的速度vD2
vD2=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速度变化得越快,加速度就越大
B.速度变化量的方向为正,加速度方向可能为负
C.加速度方向保持不变时,速度方向也保持不变
D.速度变化得越少,加速度就越小
参考答案:A、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物体的加速度越大,故A正确
B、加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速度变化量的方向,速度变化量的方向为正,加速度方向为正,故B错误
C、加速度的方向不变,速度的方向也可能变化,比如平抛运动.故C错误.
D、速度变化少,加速度不一定越小,还取决于变化所用的时间.在相等时间内,速度变化越少,加速度一定越小.故D错误
故选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简答题 如图所示,在同一条竖直线上,有电荷量均为Q的A、B两个正点电荷,;?GH是它们连线的垂直平分线.另有一个带电小球C,质量为m、电荷量为+q(可视为点电荷),被长为L的绝缘轻细线悬挂于O点,现在把小球C拉起到M点,使细线水平且与?A、B处于同一竖直面内,由静止开始释放,小球C向下运动到GH线上的N点时刚好速度为零,此时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30°.试求:
(1)在A、B所形成的电场中,M、N两点间的电势差,并指出M、N哪一点的电势高.
(2)若N点与A、B两个点电荷所在位置正好形成一个边长为a的正三角形,则小球运动到N
点瞬间,轻细线对小球的拉力FT(静电力常量为k)
参考答案:

(1)带电小球C在A、B形成的电场中从M点运动到N点的过程中,重力和电场力做功,但合力功为零,则
qUMN+mglcosθ=0
所以UMN=-mglcos30°q
即M、N两点间的电势差大小mglcos30°q,
且N点的电势高于M点的电势.
(2)在N点,小球C受到重力mg、细线的拉力FT以及A和B分别对它的斥力FA和FB四个力的作用如图所示,且沿细线方向的合力为零.
则FT-mgcos30°-FAcos30°=0
又FA=FB=kQqa2
得FT=mgcos30°+kQqa2cos30°
答:(1)在A、B所形成的电场中,M、N两点间的电势差为mglcos30°q,N点的电势高于M点的电势;
(2)小球运动到N点瞬间,轻细线对小球的拉力FT为mgcos30°+kQqa2cos30°.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简答题 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固定的圆形绝缘轨道的圆心在O点、半径为r,内壁光滑,A、B两点分别是圆弧的最低点和最高点.该区间存在方向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一质量为m、带负电的小球在轨道内侧做完整的圆周运动(电荷量不变),经C点时速度最大,O、C连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60°,重力加速度为g.
(1)求小球所受到的电场力大小;
(2)小球在A点速度v0多大时,小球经B点时对轨道的压力最小?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对下列公式理解正确的是
A.由公式a=知,物体的加速度等于速度的变化率
B.由公式E=知,场强E的大小与试探电荷的电量q成正比
C.由公式R=知,导体的电阻与通过导体的电流强度I成反比
D.由公式F=ma知,一定质量的物体所受合外力由运动加速度a决定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分析:加速度大小等于速度的变化率;E=
知是比值定义,E与F及q无关;I=
知,I与U成正比,与R成反比;F=ma知可用控制变量来确定各量关系.
解答:A、由公式a=
知,物体的加速度等于速度的变化率,而不是速度的变化量,故A正确;
B、由公式E=
知,场强E的大小与试探电荷的电量无关,它是比值定义的,故B错误;
C、由公式I=
知,通过导体的电流强度I跟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而公式R=
知,导体的电阻与通过导体的电流强度没有关系,故C错误;
D、由公式F=ma知,一定质量的物体所受合外力与加速度成正比.加速度由合力决定,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考查各公式的理解与应用,并强调之间的区别与联系.突出比值定义法与控制变量法.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