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质量为M=It的重锤由静止自由下落1.8 cm后打到要加工的工件上,重锤打到工件上经0.1 s静止不动,试求重锤打到工件上时对工件的平均作用力.(取g="10" m/s2)
参考答案:作用力是70 000 N,方向向下.
本题解析:重锤打击工件的整个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重锤自由落体运动,下落的时间和与工件接触瞬间的速度可求.第二阶段是重锤打击工件,时间已知,这是研究力、力作用时间和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问题,应使用动量定理分析,在哪一段时间范围内使用动量定理呢?一种方法是对重锤打击工件的0.1 s时间内使用动量定理;另一种方法是从重锤开始自由下落到重锤打击工件结束,这一整个过程使用动量定理.哪种方法比较好,通过下面分析就可以看出来.
方法一:重锤下落1.8 m时的速度v=
m/s="6" m/s重锤打击工件时,重锤受到向下的重力mg和工件对它向上的力N的作用,对重锤打击工件这段时间使用动量定理,取向上为正方向,重锤受到的总冲量为Nt-mgt,动量的增量为0-mv,根据动量定理有:Nt-mgt=0-mv,工件对重锤的作用力:N=mg-
=[1 000×10-
]N="70" 000 N.根据牛顿第三定律,重锤对工件的作用力为70 000 N,方向向下.
方法二:重锤下落时间为t0=
s="0.6" s,重锤在自由下落过程中只受重力mg,重锤打击工件阶段受到向下的重力mg和工件对它向上的作用力N.对从重锤开始下落到打击工件结束的整个过程使用动量定理,以向下为正方向,重锤受到的冲量总和为mg(t0+t)-Nt,重锤初、末状态的动量均为零.根据动量定理,有:
mg(t0+t)-Nt=0,N=
="1" 000×10×(0.6+0.1)/0.1 N="70" 000 N,根据牛顿第三定律,重锤打击工件的作用力是70 000 N,方向向下.上述两种方法中,动量定理使用的范围不同,但最终结果相同.两种方法比较第二种解法比较简单.
本题难度:简单
2、简答题

(1)在被第二颗子弹击中前,木块沿斜面向上运动离A点的最大距离?
(2)木块在斜面上最多能被多少颗子弹击中?
(3)在木块从C点开始运动到最终离开斜面的过程中,子弹、木块和斜面一系统所产生的内能是多少?
参考答案:(1) 12.5m (2) 3颗(3)10434J
本题解析:(1)木块下滑的加速度为:

第一颗子弹射入前木块的速度:
木块向下运动的距离:
第一颗子弹射入时动量守恒,射入后木块的速度v2,?
解得:
木块向上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木块向上运动的最大距离:
只需1秒,木块的速度就为零,第二颗子弹还未射出,所以离A点最大距离:

(2)由于每颗子弹击中产生的效果相同,上升4米,下降0.5米,一个周期上升3.5米,故只能被3颗子弹击中
(3)物块在斜面上运动的v-t的图像如右图
物块从C到离开的路程:
摩擦力做功产生的热量:

子弹打入时产生的热量:

产生的总热量:
本题难度:一般
3、简答题 如图6-18所示,甲、乙两人做抛球游戏,甲站在一辆平板车上,车与水平地面间的摩擦不计.甲与车整体的质量为M=100kg.另有一质量为m=2kg的球.乙站在车对面的地上,身边有若干个质量不等的球,开始时车静止,甲将球以速度v(相对地面)水平抛给乙,乙接到抛来的球后,马上将另一质量为
的球以相同的速度v(相对地面)水平抛回给甲,甲接住后再以相同速率v将此球水平抛给乙,这样往复进行,乙每次抛回给甲的质量都在它接到的球的质量上加一个m,球在空中认为始终做直线运动,求:

图6-18
(1)甲第二次抛出球后车的速度大小?
(2)从第二次算起,甲抛出多少个球后不能接到乙抛回来的球?
参考答案:(1)
(2)第7次抛出球后不能接到乙抛回来的球
本题解析:(1)以球、甲和车作为系统 第一次抛球:
(抛后甲与车速度
)
第二次抛球:
第三次抛球:
第n次抛球:
相加后得
当n=2时,
(2)欲使车上的人再不能接到乙抛回来的球,有
,即有
,
解得n≥6.7 故甲第7次抛出球后不能接到乙抛回来的球.
本题难度:一般
4、计算题 如图,半径R=0.8m的四分之一圆弧形光滑轨道竖直放置,圆弧最低点D与长为L的水平面相切于D点,质量M=1.0kg的小滑块A从圆弧顶点C由静止释放,到达最低点D点后,与D点m=0.5kg的静止小物块B相碰,碰后A的速度变为vA="2.0" m/s,仍向右运动.已知两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µ=0.1,A、B均可视为质点,B与E处的竖直挡板相碰时没有机械能损失,取g=10m/s2.求:

(1)滑块A刚到达圆弧的最低点D时对圆弧的压力;
(2)滑块B被碰后瞬间的速度;
(3)要使两滑块能发生第二次碰撞,DE的长度L应满足的条件.
参考答案:(1)F=30 N(2)vB=4 m/s(3)L<5m
本题解析:(1)设小滑块运动到D点的速度为v,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有:MgR=
Mv2 (2分)
在D点,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 - Mg=M
(2分)
联立得: F=30 N (1分)
由牛顿第三定律,小滑块在D点时对圆弧的压力为30N (1分)
(2) 设B滑块被碰后的速度为vB,由动量守恒定律:M v=MvA+mvB (3分)
得: vB=4 m/s (1分)
(3) 由于B物块的速度较大,如果它们能再次相碰一定发生在B从竖直挡板弹回后,假设两物块能运动到最后停止,达到最大的路程,则
对于A物块,由动能定理:
(2分)
解得:SA="2" m (1分)
对于B物块,由于B与竖直挡板的碰撞无机械能损失,由动能定理:
(2分)
解得:SB="8" m(1分)
两滑块刚好第二次发生接触的条件2L=SA+ SB="10" m (1分)
要使两滑块能发生第二次碰撞L<5m (1分)
考点:考查了动能定理,动量守恒定律,牛顿运动定律
本题难度:困难
5、计算题 科学家设想在未来的航天事业中用太阳帆来加速星际宇宙飞船,按照近代光的粒子说,光由光子组成,飞船在太空中张开太阳帆,使太阳光垂直射到太阳帆上,太阳帆面积为S,太阳帆对光的反射率为100%,设太阳帆上每单位面积每秒到达n个光子,每个光子的动量为p,如飞船总质量为m,求飞船加速度的表达式.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根据动量定理,
,
,加速度为 a=
。
先利用动量定理求出力,再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解。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