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如图所示,木块质量m=0.78 kg,在与水平方向成q=37°角、斜向右上方和恒定拉力F作用下,以a=2.0 m/s2的加速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3 s末时撤去拉力F。已知木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m=0.4,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sin37°=0.6,cos37°=0.8。求:(1)拉力F的大小(2)物体在5 s内滑行的总位移。
 
	参考答案:4.5 N ,13.5m
	本题解析:(1)以物体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可知竖直方向上 ,在水平方向上
,在水平方向上 (2)在前3s内,物体走过的位移为
(2)在前3s内,物体走过的位移为 ,撤去拉力F后,加速度由滑动摩擦力提供,为
,撤去拉力F后,加速度由滑动摩擦力提供,为 ,可知物体减速1.5s后静止,因此撤去F后的位移为
,可知物体减速1.5s后静止,因此撤去F后的位移为 ,总位移为13.5m
,总位移为13.5m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分析受力情况是关键,加速度为水平方向,撤去拉力F后,物体做的是减速直线运动,要先判读出在5s时物体的速度是否已经减小到零
	本题难度:简单
	        2、简答题  在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4kg的物体,在水平拉力F=9N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10s后速度达到10m/s,然后撤去拉力,求:
(1)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2)物体在撤去拉力后经过多长时间停下;
(3)物体从开始运动到最后停下,总共的位移是多大?
 
	参考答案:(1)物体在F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过程,由v=a1t1,得 a1=vt1=1010m/s2=1m/s2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μmg=ma1,得
? μ=F-ma1mg
代入解得,μ=0.125?
(2)撤去F后,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 a2=μmgm=1.25m/s2,
滑行时间为 t2=va2=8s
(3)物体从开始运动到最后停下,总共的位移是 x=v2(t1+t2)=102×18m=90m
答:
(1)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是0.125;
(2)物体在撤去拉力后经过8s时间停下;
(3)物体从开始运动到最后停下,总共的位移是90m.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如图所示是做直线运动的甲、乙物体的位移-时间图象,由图象可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当t=t2时两物体相距最远
B.当t=t2时两物体相遇
C.甲起动的时间比乙早t1秒
D.当t=t3时两物体相距S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