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实验题 某学习小组通过实验来研究电器元件Z的伏安特性曲线。他们在实验中测得电器元件Z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它的电流的数据如下表
U/V
| 0.00
| 0.20
| 0.50
| 1.00
| 1.50
| 2.00
| 2.50
| 3.00
|
I/A
| 0.000
| 0.050
| 0.100
| 0.150
| 0.180
| 0.195
| 0.205
| 0.215
|
?
现备有下列器材:
A.内阻不计的6V电源;
B.量程为0~3A的内阻可忽略的电流表;
C.量程为0~0.6 A的内阻可忽略的电流表;
D.量程为0~3V的内阻很大的电压表;
E.阻值为0~10Ω,额定电流为3A的滑动变阻器;
F.电键和导线若干。
(1)这个学习小组在实验中电流表选(填器材前面的字母)

(2)请你从下面的实验电路图中选出最合理的一个
(3)利用表格中数据绘出的电器元件Z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所示,分析曲线可知该电器元件Z的电阻随U变大而(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若把用电器Z接入如图所示的电路中时,电流表的读数为0.150A,已知A、B两端电压恒为2V,则定值电阻R0 阻值为_______Ω。(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参考答案:(1)C(2分);(2)D(3分);(3)变大:(2分)(4)6.7-6.9之间均可
本题解析::(1):由数据表可知,电路中的最大电流为0.215A,所以电流表应选择C;
(2):从数据表可知要求电流从零调,所以变阻器应采用分压式接法;由于电流表与电压表均为理想电表,所以电流表采用外接法和内接法均可,故选D
(3)根据欧姆定律可知,
,可知元件电阻随U的变大而变大.
(4)从图中可看出当电流为0 .150A时,电器Z两端的电压为1V,所以定值电阻
本题难度:一般
2、填空题 在“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中,用导线a、b、c、d、e、f、g和h按图所示方式连接电路,电路中所有元器件都完好,且电压表和电流表已调零.闭合开关后:
(1)若电压表的示数为2V,电流表的示数为零,小灯泡不亮,则断路的导线为______;
(2)若电压表的示数为零,电流表的示数为0.3A,小灯泡亮,则断路的导线为______;
(3)若反复调节滑动变阻器,小灯泡亮度发生变化,但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不能调为零,则断路的导线为______.
参考答案:(1)电压表有示数,说明电压表与电源是连通的,但灯泡不亮说明电路中有断路,且断路只能是d导线;?
(2)电流表有示数说明电路是导通的,电压表无示数说明电压表与电断开,故只能是h断路;
(3)调节滑动变阻器能控制电路说明电路是完好的,但电压表及电流表无法调到零说明接成了限流接法,故应该是g导线断路;
故答案为:(1)d;(2)h;(3)g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实验题 (4分)如图所示是探究感应电流与磁通量变化关系的实验,线圈A与电流表相连,线圈B通过变阻器和开关连接在电源上,则可以看到电流表指针偏转的是?(填序号)。从中可以得出闭合回路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

A.开关闭合和断开的瞬间
B.开关总是闭合的,滑动变阻器也不动
C.开关总是闭合的,线圈B上下迅速移动
D.开关总是闭合的,迅速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参考答案:ACD?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
本题解析:当闭合开关瞬间,电流从无到有,则线圈B有磁场,导致线圈A的磁通量增大,从而产生感应电流,当开关断开的瞬间,电流从有到无,则线圈B的磁场从有到无,导致线圈A的磁通量减少,从而产生感应电流,故可以看到电流表指针偏转;开关总是闭合的,滑动变阻器也不动时,线圈B中的磁场恒定不变,线圈A的磁通量不变,无电流产生,故看不到电流表指针偏转;开关总是闭合的,线圈B上下迅速移动时,导致线圈A的磁通量减小或增大,从而产生感应电流,故可以看到电流表指针偏转;开关总是闭合的,迅速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时,导致线圈A的磁通量减小或增大,从而产生感应电流,故可以看到电流表指针偏转.所以可以看到电流表指针偏转是ACD.
由实验可知: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的,即产生感应电流的现象有:磁场由无到有,磁场由有到无,磁场变强或变弱,概括可得:只要闭合电路中的磁通量发生变化就能产生感应电流.
本题难度:一般
4、实验题 (1)(6分)在探究两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一同学猜想可能与两电荷的间距和带电量有关。他选用带正电的小球A和B,A球放在可移动的绝缘座上,B球用绝缘丝线悬挂于玻璃棒C点,如图所示。
实验时,先保持两球电荷量不变,使A球从远处逐渐向B球靠近,观察到两球距离越小,B球悬线的偏角越大;再保持两球距离不变,改变小球所带的电荷量,观察到电荷量越大,B球悬线的偏角越大。

实验表明:两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随其距离的________而增大,随其所带电荷量的____________而增大。
此同学在探究中应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___(选填:“累积法”、“等效替代法”、“控制变量法”或“演绎法”)。
(2)(11分)如图1所示,某组同学借用“探究a与F、m之间的定量关系”的相关实验思想、原理及操作,进行“研究合外力做功和动能变化的关系”的实验:

①为达到平衡阻力的目的,取下细绳及托盘,通过调整垫片的位置,改变长木板倾斜程度,根据打出的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做__________运动。
②连接细绳及托盘,放人砝码,通过实验得到图2所示的纸带。纸带上0为小车运动起始时刻所打的点,选取时间间隔为0. 1s的相邻计数点A、B、C、D、E、F、G。实验时小车所受拉力为0. 2N,小车的质量为0.2kg。
请计算小车所受合外力做的功W和小车动能的变化△Ek,补填表中空格(结果保留至小数点后第四位)。
?
| O-B
| O-C
| O-D
| O-E
| O-F
|
W/J
| 0.0432
| 0. 0572
| 0. 0734
| 0. 0915
| ?
|
△Ek/J
| 0.0430
| 0. 0570
| 0. 0734
| 0. 0907
| ?
|
分析上述数据可知: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W= △Ek,与理论推导结果一致。
③实验前已测得托盘质量为7.7×10 -3kg,实验时该组同学放入托盘中的砝码质量应为_______kg(g取9.8m/s2,结果保留至小数点后第三位)。
参考答案:(1)减小、增大、控制变量法
(2)①匀速直线?②0.1115? 0.1105?③0.015kg
本题解析:(1)偏角越大,说明两小球之间的作用力越大;本实验所用的方法是控制变量法。
(2)①这一步是用来平衡摩擦力,消除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②小车所受合外力做的功:
;小车到达F点时的速度:
,所以小车动能的变化:
;③小车的加速度:
?由
得:托盘中的砝码质量应为:
【考点定位】(1)探究电荷间的相互作用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
(2)加速度与质量 合外力间的定量关系实验.
本题难度:一般
5、实验题 (4分)在欧姆表测电阻的实验中,用“×10”挡测量一个电阻的阻值,发现表针偏转角度较小,正确的判断和做法是下列选项中的?和?.
A.这个电阻阻值较小
B.这个电阻阻值较大
C.为了把电阻测得更准确一些,应换用“×1”挡,重新测量
D.为了把电阻测得更准确一些,应换用“×100”挡,重新测量
参考答案:B?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