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物体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第2s末的速度是6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加速度为3m/s2
B.物体的加速度为12m/s2
C.物体在2s内的位移为12m
D.物体在2s内的位移为3m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分析:根据速度时间公式求出物体的加速度,通过位移时间公式求出物体在2s内的位移.
解答:A、根据速度时间公式v=at得,加速度a=
,故A正确,B错误.
C、物体在2s内的位移
.故C、D错误.
故选A.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公式和位移时间公式,并能灵活运用.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一个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当它的速度由v增至2v时,发生的位移为S1;当它的速度由2v增至3v时,发生的位移为S2,则
A.S1:S2=2:3
B.S1:S2=5:3
C.S1:S2=1:4
D.S1:S2=3:5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分析:全过程中是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不变,第一过程列出位移速度关系式,第二过程也列出位移速度关系式,联立方程求解.
解答:设匀加速直线运动过程的加速度为a,
对第一过程由位移速度关系式得:(2v)2-v2=2aS1,
解得:2aS1=3v2,①
对第二过程由位移速度关系式得:(3v)2-(2v)2=2aS2,
解得:2aS2=5v2,②
由①②两式取比值得:S1:S2=3:5
故选:D
点评:本题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的直接应用,属于比较简单的题目,解题时要学会选择不同阶段重复使用同一个公式,这样很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了.
本题难度:简单
3、简答题 "大洋一号"配备有一种声呐探测系统,用它克测量海水深度。其原理是:用超声波发生器垂直向海底发射超声波,超声波在海底会反射回来,若已知超声波在海水中的波速,通过测量从发射超声波到接受到反射波的时间,就可推算出船所在位置的海水深度。现已知超声波在海水中的波速为1500m/s,船静止时,测量从发射超声波到接受到反射波的时间为8s,试计算该船所在位置的海水深度。
?
参考答案:6000m
本题解析:设s为超声波往返的距离,h为海水的深度有
s=vt=1500×8=12000m
h=s/2=6000m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如图所示,竖直圆环内侧凹槽光滑,aob为其水平直径,2个相同的小球A和B(均可视为质点),从a点同时以相同速率V0开始向上、向下沿圆环凹槽运动,且运动中始终未脱离圆环,则
A.A、B两球相遇点一定在ab的上方
B.相遇点可能在b点,也有可能在ab的下方
C.相遇时VA=VB=V0
D.相遇时VA=VB<V0
参考答案:AD
本题解析:分析:这是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实际可以难倒很多人,需要技巧,分析其平均速率.具体方法就是由物体的受力来找到其加速的变化情况,这里物体的加速大小和方向都是不变的,这就简单了,然后由加速度再来看速度,最后分析平均速度.这也算运动学通用的分析方法吧.
解答:
A:先来做相遇点的判定由于A球是先上后下的运动,在重力作用下,其速率先减小,后增大,回到b点是由机械能守恒可以知道其速率仍是v0,所以其平均速率是小于v0的,而B的速率是先增大再减小,同理知道它到b点的速率也是v0,则其平均速率就大于v0,因此可以知道,在相等的时间内,A的路程一定小于B的路程,因此可以知道相遇时应该在ab的上方,故A正确.
B:由A的分析知道此项错.
C:相遇点在ab的上方,由机械能守恒可以知道上方的重力势能大,所以动能就小,因此AB速率相等且小于v0.
D:由C的分析知道D正确.
故选A,D
点评:这种技巧性强的题目,需要平时多加留意才行,不难,但是若不知道这种方法是很难做出来的,当然也可以用图象来代替文字,但是不形象.这种方法在我们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中间时刻和中间位移的速度大小比较时用到过,那个画图最好理解,但是道理是一样的,其余不大见.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有一个方法可以用来快速估测闪电处至观察者之间的直线距离(如图):只要数出自观察到闪光起至听到雷声的时间?t?秒,就能估算出以千米为单位的闪电处至观察者之间的直线距离s.已知空气中的声速约为340m/s,则?s?约为( )
A.tkm
B.
km
C.
km
D.
k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