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某测量员是这样利用回声测距离的:他站在两平行峭壁间某一位置鸣枪,经过1.00s第一次听到回声,又经过0.50s再次听到回声。已知声速为340m/s,则两峭壁间的距离为
[? ]
A.400m
B.425m
C.450m
D.525m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填空题 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小车拖着纸带的运动情况如图所示,图中A、B、C、D、E为相邻的记数点,相邻的记数点的时间间隔是0.10s,标出的数据单位是cm,则打点计时器在打C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是______m/s.

参考答案: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vt2=.v得:
vC=xBDtBD=(38.4-12.8)cm2×0.1s=1.28m/s
故答案为:1.28m/s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历史上有些科学家曾把在相等位移内速度变化相等的单向直线运动称为“匀变速直线运动”(现称“另类匀变速直线运动”),“另类加速度”定义为
,其中
和
分别表示某段位移
内的初速和末速.
表示物体做加速运动,
表示物体做减速运动.而现在物理学中加速度的定义式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
不变,则A与a的关系可以表达为a=Avs
B.若
且保持不变,则任意位置的速度vs随时间t均匀增大
C.若
不变,则物体在中间位置处的速度为
D.若
不变,则物体在中间时刻的速度<
参考答案:ACD
本题解析::当匀速直线运动时,a=Avs故A正确。当A不变时,由
可得,则任意位置的速度vs随时间s均匀增大,而s与t不是一次函数关系(匀速直线运动s与t才是一次函数关系),故B错误;因为
,且A不变,所以vs与s成一次函数关系,故物体在中间位置处的速度为
,故C正确;若A不变,而且物体做加速运动,中间时刻一定出现在中间位置以前,所以中间时刻的速度<
,如果物体做减速运动,中间时刻一定出现在中间位置以后,所以中间时刻的速度仍然<
,故D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以加速度a=5m/s2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任何1s时间内
A.速度的变化量是5m/s
B.位移是5m
C.末速度是初速度的5倍
D.平均速度是5m/s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分析:根据△v=at确定质点在1s内速度的变化量,从而得知末速度与初速度的关系.
解答:A、C、根据△v=at=5×1m/s=5m/s,知速度的变化量为5m/s,1s内的末速度比初速度大5m/s.故A正确,C错误.
B、D、因为初速度未知,故无法求出1s内的位移,也无法求出1s内的平均速度.故B、D错误.
故选A.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并能灵活运用运动学公式.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如图所示为两物体A、B的x-t图象,根据图象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第3 s起,两物体运动方向相同,且vA>vB
B.两物体由同一位置开始运动,但物体A比B迟3 s才开始运动
C.在5 s内两物体的位移相同,5 s末A、B相遇
D.在5 s内A、B的平均速度不相等
参考答案:AD
本题解析:x-t图象的点是反映物体在某一时刻相对于坐标原点的位置,斜率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物体A在0~3 s内在x=0处静止,3 s后沿正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B在t=0时刻从x=5 m处出发,沿正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第5 s末相遇,但5 s内两物体发生的位移大小不等,有xA>xB,故有
>
,本题选项A、D分析正确.答案为A、D.
本题难度:一般
Wisdom is a good purchase though we pay dear for it. 为了求得智慧,代价再高也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