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在蹦床比赛中,从运动员接触蹦床面到运动至最低点的过程中(忽略空气阻力的影响),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运动员重力势能的改变与重力势能零点的选取有关
B.蹦床的弹性力做负功,弹性势能增加
C.运动员的动能始终减小
D.运动员到达最低点前重力势能始终减小
参考答案:BD
本题解析:重力势能的改变取决于位置的变化和零势能面的选取无关,故A错误;在运动员下降过程中,弹力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弹力做负功,弹性势能增加,故B正确;在刚接触蹦床时,重力大于弹力,运动员继续加速;因弹力增加,故加速度减小,但运动员的速度增加,直到弹力等于重力为止,此后做减速运动,故动能先增大后减小,故C错误;运动员下降,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减小,故D正确;故选BD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动能变化根据合外力做功判断,弹性势能变化根据弹力做功判断
本题难度:简单
2、简答题 如图所示,传送带与地面之间的夹角为37°,AB长为16m,传送带以10m/s的速度匀速运动.在传送带上端A无初速度释放一个质量为0.5㎏的物体,它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求:
(1)物体从A运动到B的时间;
(2)物体A运动到B的过程中,摩擦力对物体所做的功.(g取10m/s2)

参考答案:传送带逆时针转动,在物体开始运动的开始阶段受力如图(a)所示,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mgsinθ+μmgcosθ=ma
解得加速度:a=gsinθ+μgcosθ=10m/s2.
物体加速至与传送带速度相等时需要的时间为:t1=va=1s
发生的位移为:s1=12a1t12=5<16m.
可知物体加速到10m/s时仍未到达B点.
第二阶段的受力分析如图(b)所示,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有:
mgsinθ-μmgcosθ=ma2,所以此阶段的加速度为:a2=2m/s2
设第二阶段物体滑动到B端的时间为t2,则:LAB-s1=vt2+12a2t22
解得:t2=1s?
故物体经历的总时间:t=t1+t2=2s
(2)第一阶段滑动摩擦力做功
Wf1=μmgcosθ?s1=0.5×0.5×10×5×0.8=10N
第二阶段滑动摩擦力做功
Wf2=-μmgcosθ?s2=-0.5×0.5×10×11×0.8=-22J
所以整个过程中,摩擦力做功
Wf=Wf1+Wf2=-12J
答:(1)物体从A运动到B的时间为2s;
(2)物体A运动到B的过程中,摩擦力对物体所做的功为-12J.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生产、生活中使用的许多设备都可看作能量转换器,它们把能量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下列设备在工作过程中把电能主要转化为动能的是( ? )
A.电风扇
B.发电机
C.电磁炉
D.电饭煲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如图所示,在匀角速转动的电动机带动下,足够长的水平传送带以恒定速率v匀速向右运动.现将一质量为m的物体轻放在传送带上,经过一段时间,物体保持与传送带相对静止.已知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从物体开始运动到相对于传送带静止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动机增加的平均输出功率为
B.电动机输出的功增加
C.物体相对传送带的位移为
D.传送带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物体在传送带上先匀加速直线后匀速,加速度a=μg,根据能量守恒电动机由于运送物体多做的功为:
,所以B错;
物体匀加的时间t=v/μg,电动机增加的平均输出功率
=
,A对;
=
,C错;
传送带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D错。
本题难度:简单
5、简答题 一直流电动机线圈内阻一定,用手握住转轴使其不能转动,在线圈两端加电压为0.3V时,电流为0.3A.松开转轴,在线圈两端加电压为4V时,电流为0.8A,电动机正常工作.求该电动机正常工作时,输入的电功率是多少?电动机的机械功率是多少?
参考答案:电动机不转动时,其消耗的电功全部转化为内能,故可视为纯电阻电路,由欧姆定律得电动机线圈内阻:
r=UI=0.30.3Ω=1Ω
电动机转动时,消耗的电能转化为内能和机械能,
其输入的电功率为:P入=I1U1=0.8×4?W=3.2?W
电动机的机械功率:P机=P入-I2r=3.2W-0.82×1?W=2.56?W
答:该电动机正常工作时,输入的电功率是3.2W,电动机的机械功率是2.56W.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