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填空题 在电梯中,把一重物置于水平台秤上,台秤与力的传感器相连,电梯先从静止加速上升然后又匀速运动一段时间,最后停止运动;传感器的屏幕上显示出其受的压力与时间的关系(N-t)图象,如图所示,则:
(1)电梯在启动阶段经历了______s加速上升过程.
(2)电梯的最大加速度是多少?(g取10m/s2)
参考答案:
?(1)电梯加速上升时,重物对台秤的压力大于重力.由图象可知:电梯在启动阶段经历了4.0s加速上升过程.
?(2)由图可知:4-18s内电梯做匀速直线运动,N=G=30N,
? 则重物的质量为m=Gg=3kg.
? 当压力N=50N时,重物的合力最大,加速度最大.
?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N-mg=ma?
? 代入解得最大加速度为a=6.7m/s2
故答案为:4s,电梯的最大加速度是6.7m/s2.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某人在静止的湖面上竖直上抛出一个铁球,铁球升到最高点后自由下落,穿过湖水并陷入湖底的淤泥中一段深度,铁球所受阻力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甲所示,以v、a、F、Ek分别表示小球的速度、加速度、所受合外力和动能四个物理量。乙图中能正确反映运动过程各量随时间变化的是


参考答案:AC
本题解析:分析:速度图象中速度大于0表示物体沿正方向运动,速度小于0表示物体沿负方向运动;速度图象的斜率等于物体的加速度;斜率的绝对值越大代表物体的加速度越大.
解答:解:物体在竖直上升过程中物体的速度竖直向上,即速度大于0,此时物体的加速度为a1=g,方向竖直向下;合外力为重力
到达最高点后做自由落体运动,速度方向竖直向下,即速度小于0,此时物体的加速度加速度为a2=g,方向竖直向下,合外力为重力
故进入湖水之前物体的加速度保持不变.故速度图象的斜率保持不变.
铁球进入湖水后受到湖水的阻力作用,但重力大于阻力,加速度向下但加速度a3<g,合外力小于重力,但方向向下,速度方向仍然向下即速度小于0.
在淤泥中运动的时候速度仍向下,即速度小于0,但淤泥对球的阻力大于铁球的重力,合外力向上,所以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上,故物体做减速运动.
故AC正确.
故选AC.
点评:把握物体的运动情况包括速度方向和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是解决此题的关键,所以解决运动学问题要详细进行过程分析和受力分析.
本题难度:简单
3、计算题 (8分)如图所示,一质量为1kg的物体放于倾角为θ=30°的传送带上,随传送带一起沿斜面向下做匀加速运动,求下列情况下物体所受的摩擦力。(g=10m/s2)

(1)a=3m/s2 (2)a=5m/s2 (3)a=8m/s2
参考答案:(1)2N 向上 (2) 0 (3)3N 向下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将一长木板静止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如图甲所示,一个小铅块(可视为质点)以水平初速度v0由木板左端向右滑动,到达右端时恰能与木板保持相对静止.小铅块运动过程中所受的摩擦力始终不变,现将木板分成A和B两段,使B的长度和质量均为A的2倍,并紧挨着放在原水平面上,让小铅块仍以初速度v0由木块A的左端开始向右滑动,如图乙所示,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小铅块恰能滑到木板B的右端,并与木板B保持相对静止
B.小铅块将从木板B的右端飞离木板
C.小铅块滑到木板B的右端前就与木板B保持相对静止
D.小铅块在木板B上滑行产生的热量等于在木板A上滑行产生热量的2倍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在第一次在小铅块运动过程中,小铅块与木板之间的摩擦力使整个木板一直加速,第二次小铅块先使整个木板加速,运动到B部分上后A部分停止加速,只有B部分 加速,加速度大于第一次的对应过程,故第二次小铅块与B木板将更早达到速度相等,所以小铅块还没有运动到B的右端.故A、B错误,C正确.根据摩擦力乘以相对位移等于产生的热量,知在木板B上相对运动的位移没有A长度的2倍,所以产生的热量小于在木板A上滑行产生热量的2倍,故D错误.故选C.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理清铅块和木板的运动过程,通过比较位移的关系判断是否脱离,以及掌握功能关系
.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用比值法定义物理量是物理学中一种重要思想方法,下列物理量表达式不属于用比值法定义的是( )
A.R=
B.ρ=
C.a=
D.U=
参考答案:A、电阻等于导体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导体电流的比值,R=UI 属于比值定义法,所以A正确.
B、密度公式ρ=mV,物质的密度与物体的质量及体积没有关系,属于比值定义法,故B正确;
C、加速度a=F?m 是牛顿第二定律得到的,不是比值定义的.故C错误.
D、根据电势差公式U=W?q可知,两点的电势差是由电场本身性质决定,与电荷无关,故是比值定义.故D正确.
本题选不属于比值定义法的
故选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