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实验题  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电路和U-I图像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闭合开关之前,为防止电表过载,滑动变阻器的滑动头P应放在 ___处(填a.b)
(2)现备有以下器材:
A.干电池1个?
B.滑动变阻器(0~50Ω )
C.滑动变阻器(0~1750Ω) 
D.电压表(0~3V)
E.电压表(0~15V) 
F.电流表(0~0.6A)
G.电流表(0~3A) 
H.电键一个,导线若干。
该实验应选择的器材是?。(填字母代号)
(3)图是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U-I图像。由此可知这个干电池的电动势E=__?V,内电阻r=_?_Ω。
 
	参考答案:(1) b?(2)ABDFH?(3)1.5? 1.0
	本题解析:(1)在闭合开关之前,为防止电表过载,闭合电路总电阻应该最大,滑动变阻器的滑动头P应放在b处.
(2)滑动变阻器0~1750Ω阻值太大,调节不方便,应选0~50Ω的;一节干电池电动势约为1.5V,用3V量程电压表就可以,15V量程太大;本电路电流不能太大,否则内阻变化很快,所以电流表应选0~0.6A即可。
故选ABDFH
(3)由图象可知,电源电动势为1.5 V,内阻
点评:根据不使电表受损和尽量减小误差的原则选择电表,首先保证 流过电流表的电流和加在电压表上的电压均不超过使用量程,然后合理选择量程,务必使指针有较大的偏转(一般要大于满刻度的1/3),以减小测量误差.
	本题难度:一般
	        2、实验题  (9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用较粗的铜丝和铁丝相隔较近距离插入苹果中,制成了一个苹果电池,现在用如图甲所示器材来测定苹果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设计好合适的电路后,调节滑动变阻器,改变电源两端的电压U和流过电源的电流I,记录多组U、I的数据,填入事先设置的表格中,然后逐渐增大铜丝和铁丝插入的深度,重复上述步骤进行实验.按照插入深度逐渐增加的顺序,利用相应的实验数据,在U-I坐标系中绘制图象,如图乙中的a、b、c所示. 

(1)实验器材有:电流表(量程1.5mA,内阻不计);电压表(量程1.5V,内阻约1kΩ);滑动变阻器R1(阻值0~200Ω);滑动变阻器R2(阻值0~5kΩ),该电路中应选用滑动变阻器? __________(选填“R1”或“R2”). 
(2)某同学根据正确设计的电路将图甲中实物图连接出一部分,请将剩余部分连接起来. 
(3)在该实验中,随电极插入的深度增大,电源电动势?,电源内阻?(均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图线b对应的电路中,当外电路总电阻R=2kΩ时,该电源的输出功率P=?W(计算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参考答案:(1)R2(2分);(2)如右图(2分);(3)不变,减小(每空间分);(4)5×10-4(3分)。

	本题解析:(1)因为水果电池的电阻较大,故选用电阻值较大的R2来当外电路的电阻;
(2)由于电流表的内阻很小,分担的电压很小,可以忽略,所以用伏安法测水果电池电动势和内阻时,电流表采取外接法误差较小,电路的连接如图所示;
(3)由图乙可知,图线与电压轴的交点不变,故电源的电动势是不变的;而插入得越深,图像为a、b、c,则对应的短路电流变大,故电源内阻减小;(4)对于图线b而言,电源的电动势为1.17V,在其上选一点,当电路中的电流为0.6mA时,电压为1.00V,故电源的内阻为r= =283.3Ω,所以电源的输出功率P=
=283.3Ω,所以电源的输出功率P= =
= =5.24×10-4W。
=5.24×10-4W。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用伏安法测一未知电阻R时,若不知道R的大概值,为了选择正确的测量电路以减小测量误差,一位学生把电流表和电压表如图所示接好.只空出电压表的接头K不接,然后把K分别与电流表的两个接线柱a、b接触,观察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变化情况,则( ? )
A.若电流表示数有明显变化,则K应接a
B.若电流表示数有明显变化,则K应接b
C.若电压表示数有明显变化,则K应接a
D.若电压表示数有明显变化,则K应接b